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位神秘的老太太背着一个破布包来到北京文物商店。找到工作人员,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瓷碗,说要卖掉换些钱。

据老太太介绍,这只碗在她家中存放了很多年,装过盐,后来用作喂鸡,肯定是老的,但不知道这是哪朝哪代的,而且表面颜色也不均匀,不知道能换多少钱。

此碗比较奇特,一是大,口径有25.3公分;二是器型特殊胎比一般的碗厚,有1公分左右,平底,应该叫钵;三是釉中的蓝色浓淡不均匀。该碗内施白釉,外施蓝釉,内底非常的脏。


(资料图)

在那个年代大家对宣德洒蓝釉还没有研究,只是在雍正时期的《南窑笔记》中称洒蓝釉为“吹青”,并认为是清初新制。所以文物商店就当成乾隆的瓷器,用80元收购了老太太的这个碗,这笔钱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老太太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工作人员将碗放进水里清洗起来,当碗内底的污垢被清洗掉时,竟然显露出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

从器型、材质到工艺,专家们一致认定这是一件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瓷器,而它最珍贵的地方想不到竟是被那位老太太误认为是缺陷的地方,那就是这件瓷器所特有的一种被称为洒蓝釉的工艺

首都博物馆藏明宣德洒蓝釉钵

首都博物馆藏明宣德洒蓝釉钵釉面局部

洒蓝釉的来历

“洒蓝釉”首创于明宣德景德镇,因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

洒蓝釉瓷碗

关于洒蓝釉的诞生,竟然和宣德皇帝的一道“任性”的圣旨有关。

宣德皇帝即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1435年),明朝的第五代皇帝。这位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抵挡不住玩乐之心。

他酷爱斗蟋蟀,每年都要地方官员进贡上等蟋蟀供他玩耍,也因此让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蟋蟀罐。除了养鸟逗虫,宣德皇帝还迷上了掷色子的游戏,正是这一嗜好,成就了洒蓝釉这一瓷器品种。

明宣德 蓝釉暗刻龙纹骰子碗

为了满足这一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并且釉色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御窑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当即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好的材料,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明宣德 洒蓝釉云龙纹罐

洒蓝釉是如何烧制成的?

洒蓝釉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采用管子吹上去的。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的。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一般来说,由于做工精细程度不同,形成的瓷器效果也不同。如果器物满身吹釉,吹得不均匀,深浅不一,就是雪盖蓝。

如果均匀地密布于瓷柸上,形成星星点点,才是真正的洒蓝釉。

明宣德 洒蓝釉暗刻龙纹钵

天津博物馆藏

《陶冶图说》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

从记载中可见洒蓝釉烧制工艺非常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

明宣德 洒蓝釉暗刻龙纹碗

明代洒蓝釉存世量

中国现存的明代洒蓝釉瓷器只有几件,所以弥足珍贵。

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驾崩了。宣宗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皇帝死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明万历 洒蓝釉堆塑白龙天球瓶

就是这样一件宫廷的稀世珍宝,从出世到停烧的短短十年中,就从宫廷里神秘消失了。

到了清朝时期,康熙皇帝非常喜爱古代瓷器,觉得古朴精良的洒蓝釉瓷器工艺失传十分可惜,便要求景德镇御窑厂重新研制复烧洒蓝釉瓷器......

清 洒蓝釉描金瑞兽纹碗

清康熙 洒蓝釉下三彩鱼龙变化观音尊

清康熙 洒蓝釉梅瓶

清康熙 洒蓝釉龙纹胆瓶

清康熙 洒蓝釉留白云龙纹花口盘

清光绪 洒蓝釉留白龙纹碗

洒蓝釉技术,不仅是当时烧制瓷器的巅峰之作,更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让后人对其推崇备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