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兴职业的出现,给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两年,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了“两栖青年”的队伍。“两栖”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年轻人中的普遍现象。一项针对1945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有30.3%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就是“两栖青年”,61.4%的受访青年有想法、正在计划中,两者合计91.7%。(3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两栖青年”是指同时有主业和副业的年轻群体,此前还有“斜杠青年”说法。如果说“斜杠青年”是指掌握多技能的人,那么“两栖青年”更多是指同时拥有多职业的人。“两栖青年”早就流行了,这些年来经过各种“青年导师”不遗余力地宣传,更是热得发烫,俨然有“不两栖就落伍”的架势。九成受访青年正计划成为“两栖青年”,就说明了这种趋势。

一个人在主业之余,愿意找一份副业来做,是向往并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青年在奋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论是不怕吃苦的精神还是永不满足的劲头,都值得尊重。然而,事物总是有两面,任何一种流行现象也都有其特定背景,有时候并不适应所有人。正如“两栖青年”,看似在主业和副业之间能够发生叠加效应,但处理不好,也有可能产生减法效应。

最为人所熟知的“两栖青年”,应该就是明星了。不少明星横跨音乐、影视、话剧等多个舞台,实现了个人价值最大化。可是,一个人的天赋和精力都是有天花板的,能够做到五根手指一样长,而且都比别人长的,只能是极少数。拿明星来讲,由于其岗位有着特殊,只要操作得当,流量是很有可能在不同领域之间迁移。但即便如此,能做到事业“全面开花”的只是一部分人,能做好的更是极少一部分。明星尚且如此,普通人想要“两栖”,面临的挑战更大。

“两栖青年”看起来是鱼与熊掌兼得,可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里用多了那里必然用少了。调查显示,青年选择的“两栖”事业相对集中在微商代购、快车/顺风车司机、网络自媒体等三类职业。这些副业看似时间自由,其实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拿微商代购来说,如果在主业时间内,有信息要不要回、有订单要不要接、有投诉要不要理?仅仅是“白天想着夜的事”,就会极大地牵扯精力。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不同状态的自由切换,只要工作上分了主业和副业,那就很难不受影响。

“两栖青年”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很多人都在向往一种理想状态,主业干得好,副业也不差,甚至副业有可能反超主业;哪怕副业发展一般,只要没有影响主业,就没有什么损失。在网上,类似“主业三千副业三万”的故事并不少,很是诱惑人。可就怕,副业干不好,反而有可能影响主业,最后得不偿失。

做好任何一门工作,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来保证的。尤其现在知识更新快,面对挑战多,想要轻挖一锹就出水,不是神话而是鬼话。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择其一事终其一生,一辈子从事一个行业,用心用情用劲,这才做出一点成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连钉子都钉不好,更不要说成就一番事业了。70.6%的受访青年建议“两栖青年”调整分配好时间和精力,不影响本职工作。这个建议很好,但真正在现实中做到,困难并不少。即便明确分出了主业和副业时间,做到了下班再忙副业,可是做好主业难道仅仅是8小时之内吗?不断学思考的时间又从哪里来?

“两栖青年”的出现,一定意义上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尤其是互联网发展给青年跨界提供了可能。但还是想提醒广大青年,有句老话叫“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两栖青年”千万别因副业荒弃了主业,最怕“副业没干好主业也荒了”。还是要考虑自身情况,规划好现实和未来,不要脑子一热,把主业扔在了一边。(毛建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