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什么是“国家住房银行”?关系着每个人的房贷

作者:limin 来源:互联网

  昨天,有这么一条新闻把我给看傻了,说国家住房银行或提上日程。

  真若如此,购房者真该普天同庆。简单说,“国家住房银行”可以把资本市场的钱拿来给购房者办贷款,这样一来,贷款就更容易,利率也更低。

  所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把整篇新闻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了三遍,结果白高兴一场。

  这篇新闻报道大概是这么写的:前几天国务院起草了份文件,准备启动住房公积金证券化;然后,就以“业内人士”的口吻说,“这被认为是为国家住房银行设立铺路”;最后,得出结论——“国家住房银行或提上时间表”。

  通篇就根本没哪个中央部门的官员对“国家住房银行”有任何表态。理论上说,从“公积金证券化”到“国家住房银行”,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这就好比,我买了一只孤独的母鸡,然后有人跑来告诉我:很快它就能找到一只亢奋的公鸡,然后马上就可以孵出无数只小鸡。

  我们先来关心一下“公积金证券化”这只母鸡。简单说,就是住房公积金的钱不够放贷了,然后就从资本市场弄一大笔钱过去,让购房者能够更快地办成公积金贷款,顺便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能赚点钱。

  这个事情,已进入国务院议事日程;若实现,一定是好事。但是,我们最好不要寄予太高期望,毕竟公积金制度本身是一个高度管制性的东西,把这个非市场化的玩意放到高度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恐怕买账的投资者不多。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家住房银行”到底是啥。在美国,它叫做“两房”,即“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两个机构因为2008年的“次贷危机”而被国内更多人所熟知。

  和中国一样,从前美国的银行基本都是自己吸收存款资金、自己放贷、自己收账,所以房贷资金会很有限,而且房贷周期长,万一银行急需资金,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于是,聪明的美国人成立了一个半政府机构“房利美”,让那些需要资金的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已放出去的按揭房贷卖给政府,变成现金。

  但毕竟政府的资金供应也不是无限的,所以美国又成立了“房地美”,把从各个银行买过来的住房贷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放到股市里卖给股民,让股民也能分享红利。这样一来房,可贷资金的供应量几乎是无限的,老百姓不仅容易获得房贷,而且利率也更加低廉。

  “房利美”已成立80多年

  美国的“房利美”与“房地美”分别成立于1938年和1970年。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房贷金融制度,还落后美国几十年。

  后来,由于华尔街在中间环节做了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生金融产品,导致监控太费力,终于在2008年搞出了事情,就是那场著名的“次贷危机”。

  当时,中国有N多专家,把金融泡沫破灭的责任,怪罪给“房地美”和“房利美”。

  我看到最靠谱的观点,来自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他说,美国的方向并没有错,只是监管环节出了问题,美国的教训就是中国的宝贵经验,中国不应该因美国之噎而废食。

  等了这么多年,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国家住房银行或提上日程”的新闻。

  很可惜,这条新闻有点不靠谱。因为,完整意义上的“国家住房银行”,不只是针对公积金贷款而设立,它主要还应该针对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

  要让中国的商业银行,像美国那样,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无限量的房贷资金,需要突破很多制度瓶颈,需要大规模解放思想。

  公积金制度是从新加坡小国学来的,而“国家住房银行”则是美国的伟大发明。要把这两个东西糅合在一起,需要智慧与勇气。

  所以,即使公积金证券化成功启动,离“国家住房银行”的设立,还远着呢。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