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6月全国房价涨幅收窄 下半年房价走势将如何?

作者:小雪 来源:老钱庄财经

  6月房价涨势放缓涨幅收窄 楼市“一城一策”取向渐显

  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短短6个月内跌宕起伏。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环比上涨城市数量55个,较上月减少5个,与4月价格上涨个数相比,减少10个,连续两个月下降。涨幅方面,环比、同比最高涨幅有所收窄,具体来看,环比最高涨幅较5月的5.5%收窄0.6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较5月的54%收窄6.6个百分点。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周期已缩短,下半年或提前进入下行周期。而政策方面,未来政策将更有针对性进行调整,不仅仅是分城施策,更多的将会升级到一城一策。

  走势 楼市上演“过山车”

  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行情,从2015年的低迷到春节期间的一二线不冷,三四线不热;从3月一线市场整体爆发,到“四小龙”的诞生;从4月房市的全面复苏,到5、6月的回调,房地产市场的剧烈变动超出人们的想象。

  具体来看,今年2月之前,一线城市领涨全国,尤其深圳新建住房价格环比涨幅达4.1%,同比涨幅更是高达52.7%。而一线城市收紧后,二线城市便借机突击,3月,房价涨幅环比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为,厦门环比上涨5.4%、合肥上涨4.6%、上海上涨4.3%。4月,房价涨幅环比最高城市则分别为,合肥上涨5.8%、厦门上涨5.3%、南京上涨4.4%。5月、6月则延续该趋势。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此前二线城市涨幅超过一线城市的最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他指出,3月,一线城市相继出台不同力度的约束性政策抑制了一线城市继续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二线城市政策却从限购、限贷方面呈现最大宽松,导致在前4月资金宽松的情况下市场活跃,促使厦门、南京、合肥、苏州加速去库存。[!--empirenews.page--]

  而在政策收紧与市场预期的影响下,现阶段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楼市正在进入新一轮盘整期。一方面,环比下降城市数量再次扩容,但另一方面,同样是三、四线城市,其中牡丹江、泉州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价格环比下滑,而锦州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下滑。

  同时,亚豪机构数据显示,6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出现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放缓的迹象。相比5月的环比涨幅,其中北京涨幅减少了0.7%,上海下降了1.2%,广州下降了0.6%,只有深圳环比涨幅微涨0.3%。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朱光表示,今年以来,全国楼市以去库存为主要目的,绝大部分城市仍将延续宽松的购房和信贷政策,再加上居民受制于投资渠道有限,往往将投资房产作为资产增值的主要工具,因此楼市成交活跃,但从历史上来看,如此高速增长,很难维持较长时间。

  中金公司也有类似判断。中金宏观组报告预测,房地产行业“三年周期变两年”,下半年或提前进入下行通道。

  警惕 风险加剧泡沫凸显

  2016年上半年25家企业半年业绩预告看涨,多家房企上调销售目标。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5家官方公布销售业绩的房企合计销售业绩高达12425.92亿,比2015年同期的7285.54亿上涨幅度高达70.6%,而销售面积也达到了1014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47.5%。具体来看,35家房企平均完成年度任务指标64%,首次出现上半年平均完成指标过半的情况。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市场未来越来越恐慌,一二线恐慌性上涨,三四线恐慌性调整,地王恐慌出现。

  货币方面杠杆突增,风险增加。央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购房贷款新增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万亿元。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9%,同比上升13.9个百分点。[!--empirenews.page--]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居民中长期新增贷款月度规模在不断上行,绝对额从4月开始就超过非金融性公司新增中长期贷款规模。如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月度新增量为5639亿元,而非金融公司中长期贷款仅仅增加了4105亿元。同时,上半年数据显示,开发商企业到位资金中,来自个人按揭贷款的收入有1.12万亿,同比增长57%,而同期开发商全部到位资金仅增长15.6%。

  张大伟表示,本轮市场火爆的主要导火线与原因都是信贷释放,居民杠杆在不断增加,从而形成了泡沫。从现阶段来看,虽然整体新增加贷款降速,但居民户长期贷款依然天量,趋势难改。一旦房市转向,因杠杆带来的风险将加倍。

  而郭毅也认为,虽然在房地产调控放松下,天量货币大水漫灌,但部分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提振不利的三四线城市,地产调控政策的刺激只能对区域楼市产生短期的利好拉动。长期来看,区域楼市在缺乏就业机会、人口吸附力不足的背景下,库存压力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仍会对楼市的持续向好形成巨大阻力。

  前景 调控趋向“一城一策”

  “上半年尽管绝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都出现上涨,但城市间涨幅差异仍然较大。因此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从‘因城施策’升级到‘一城一策’。”张大伟表示。

  的确,从上半年来看,房地产政策频出。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多达54个省市发布房地产去库存政策。

  例如,厦门于7月15日起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二套房首付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应该是,对于名下有1套房但未结清贷款的或2笔及以上贷款记录的,首付从原本的执行40%提升到60%。停止向三套房发放公积金贷款。

  张大伟认为,过去全面宽松的趋势已经出现变化,政策开始“托底盖帽”。这种情况下,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包括部分一二线及辐射区都出现约束性的政策。而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不仅仅是分城施策,更多的将会升级到一城一策。[!--empirenews.page--]

  发改委日前表示,下半年,针对市场分化的情况,应更加注重分类施策、因城施策,促进市场平稳发展。对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要密切关注其库存下降情况,加大住房供应,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防止房价持续过快上涨。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此外,有报道称,18日上午,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带队调研万达、保利、融创和恒大四家房企,摸底当前市场情况,尤其是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情况和库存压力,并为下一步政策调整支招。据悉,住建部将分别听取房企、央行以及众金融机构的看法,了解目前市场状态、风险程度,进一步细化政策重点。(经济参考报)

  房价涨幅收窄 楼市“冷热不均”需精准去库存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减少、涨幅继续收窄,房价整体涨势再度放缓。对此,专家指出,6月份房价涨势虽有所放缓,但房价整体还在继续上涨,楼市严重分化的局面仍没有出现显著改变,这要求我们在下半年仍要紧抓去库存这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针对分化情况,分类施策、因城施策,精准推动去库存。

  上涨城市在减少

  近期,我国房价正放慢上行“脚步”,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已连续2个月减少。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55个和48个,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1个;5月份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2个。

  同时,环比涨幅继续收窄。据统计局测算,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分别上涨1.8%和1.2%,分别比上月收窄0.1和0.2个百分点。

  “由于前期我国房价经历了较快上涨,当前涨幅收窄符合其内部调整的需要,体现了市场运行规律。另外,此前部分地方针对楼市‘过热’现象出台的一些调控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价过快上涨现象没有继续维持。房价涨势放缓将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尽早实现平稳运行,也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银行(行情 研报)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empirenews.page--]

  对于房价接下来可能的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住房2016中期报告》预测,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回升,今年下半年至2017年第二季度,房价涨幅或呈回落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趋缓。

  楼市分化仍持续

  房价增速虽有所降低,但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的局面并未有明显改变。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依旧分化严重,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成为房价上涨的“主力军”,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上涨势头更是抢了一线城市的“风头”。

  3月份以来,合肥、厦门这两个城市超越并取代深圳、上海,其房价环比涨幅稳稳“站住”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前两名,而6月份环比涨幅排在第三位的南京,其房价更是实现了连续16个月上涨。

  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房价则上涨较慢,不少城市房价还出现了负增长。根据统计局数据,6月份,银川、乌鲁木齐、包头等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均为负。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尹中立指出,市场分化不仅仅是不同层级城市之间的分化,而且表现为一线城市也出现了分化,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在之前历次的房价上涨过程中,涨幅都是居前而且差别很小,但是去年深圳的涨幅远远超过了北京、上海,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我国楼市分化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分化的局面趋于复杂。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问题正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一、二线城市容易吸引投资与住房需求,三、四线城市则困难重重。”李佩珈说,要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好长期消化的准备,这也意味着,楼市分化的局面可能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分类施策需加强

  针对楼市的持续分化,需要紧抓去库存这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上半年,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统计局数据,3月份以来,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了2100万平方米。[!--empirenews.page--]

  “去库存的有效推进为楼市分化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上半年库存的持续下降既有一、二线城市的贡献,也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持续推进密切相关。但是,由于三、四线城市库存量很大,短期内完全消化这些库存仍比较困难。”李佩珈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库存压力已基本释放,三、四线库存仍相对较高。根据重点城市可售面积及出清周期数据,一、二线热点城市平均去化时间已经降到8.5个月以内,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化时间仍超过15个月,如湛江、运城、江阴等城市短期库存去化时间在20个月以上。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指出,下半年,针对市场分化的情况,应更加注重分类施策、因城施策,促进市场平稳发展。对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要密切关注其库存下降情况,加大住房供应,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防止房价持续过快上涨;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当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根据本地情况采取精准去库存的措施。浙江省制定方案为农民进城购房创造条件,将全面取消县(市)购房落户条件限制,放宽除杭州外的设区市市区购房落户关于建筑面积、资金额度要求;湖南省郴州市则采取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组织外地购房团来郴州看房购房等措施,并力争在2016年至2018年消化商品房库存面积500万平方米。

  马光远:下半年房价会怎么走 还能出手买房吗?

  上半年房价无论是上涨的区域,还是分布,都符合中国房价上涨的基本逻辑,即:货币的逻辑、人口流动的逻辑以及房地产政策自身的逻辑。

  房地产市场的转折点事实上已经到来,但由于政策转折点的滞后效应,下半年房地产整体回归稳定的可能很大。

  必须肯定地指出,上半年中国GDP能够取得6.7%的增长,房地产肯定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房地产投资的回暖和一二线城市房价的轮番上涨,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要取得6.7%的增长几乎不可能。[!--empirenews.page--]

  对于上半年房价的走势,去年我的一系列文章预测的结果基本都得到了印证。当然,必须承认,一二线城市房价疯狂的表现还是超出了本人的预期。比如,我在去年曾经提到合肥房价会大涨,但当合肥房价连续几个月环比涨幅都位列70个大中城市第一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吃惊。但是,总体而言,上半年房价无论是上涨的区域,还是分布,都符合中国房价上涨的基本逻辑,即:货币的逻辑、人口流动的逻辑以及房地产政策自身的逻辑。

  总之,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走出了真正的“深V的行情”,房价飞涨,地王频出,资金在加速流入房地产行业,甚至让整个中国的金融数据都出现了紊乱,M1的大幅度飙升以及M1M2剪刀差的拉大某种程度上都是房地产过热引发的效应。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最近几个月房地产的各项指标,房地产的市场转折点似乎在悄然出现:

  第一、房地产投资在迅速反弹之后开始回落。房地产投资在反弹至4月份7.2%的增速,然后回落,5月份掉到了7.0%,6月份更是掉到了6.1%,投资回落的趋势极为明显。

马光远:下半年房价会怎么走,还能出手买房吗?

  第二、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明显回落。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43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9%,增速比1-5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8682亿元,增长42.1%,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

马光远:下半年房价会怎么走,还能出手买房吗?

  第三、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减速。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135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1-5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利用外资66亿元,下降63.2%。[!--empirenews.page--]

马光远:下半年房价会怎么走,还能出手买房吗?

  第四、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继续回落,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疲态尽显。7月18日发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55个和48个,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1个;下降的城市分别有10个和14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1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55个城市里,有33个城市的涨幅比上月收窄;最高涨幅为4.9%,低于上月0.6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48个城市里,有21个城市的涨幅比上月收窄;最高涨幅为4.3%,低于上月2.0个百分点。

  如果说以上四个指标只是房地产市场表象的话,而下半年房价预期的微妙改变则很可能让以上四个指标演化的转折点成为现实。在房价经历上半年的疯涨之后,大量的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释放,房价出现“中场休息”已经成为大概率。

  以四个风向标的一线城市而言,早在二季度四个一线城市就已经退出了涨幅前列的排行榜。北京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都出现了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65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比一季度回落9.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90万平方米,下降18.9%,比一季度的降幅扩大10.7个百分点说明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保持谨慎的态度。至于合肥、南京、苏州、厦门等“四小龙”涨幅趋缓的趋势也极为明显。

  基于房地产自身的状况以及对下半年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的判断,笔者认为:

  土地市场在经历上半年的疯狂之后,下半年降温是大概率,特别是上半年“地王”频出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不确定性更大,包括房地产政策在内的重大宏观政策出现重大变化的可能比较小。[!--empirenews.page--]

  人民币贬值压力尚未释放完毕,这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不是一个好事。

  上半年的金融数据在经历一季度的实质性的宽松之后,二季度,特别是5月份以来,有明显收紧的趋势, M2同比增长只有11.8%,距离13%的政策目标还差1.2%个百分点。考虑到上半年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半年货币政策出现明显放松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小。

  仍然要重视“权威人士”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警示。5月9日“权威人士”在提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的时候,将“房地产泡沫”放在仅次于民间投资下滑的高度,而且,这是高层第一次明确提“泡沫”二字。

  以上五点想说明,尽管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疯涨的局面,但考虑到下半年稳增长的需要,整个房地产政策出现明显变化的可能不大。政策会维持以前的基调,但在具体剧情上一定会进行调整。政策必须选择在控制泡沫和去库存之间取得平衡,既要通过配套政策,加快三四线的去库存周期,也要防止出现上半年房价大涨的情况。同时,考虑到下半年宏观经济稳增长的需要,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应该是宏观政策的应有之意。

  这意味着,下半年中国房地产的政策目标,一是抑制一线二线房价过快上涨,事实上,即使不抑制,也上涨得差不多了;二是加快去库存,但需要真金白银的配套政策。在这种自相矛盾、自我折磨、非常焦虑的政策目标下,房地产市场的转折点事实上已经到来,但由于政策转折点的滞后效应,下半年房地产整体回归稳定的可能很大。一线城市除了北京和广州会有一定的涨幅,深圳上海不会有惊艳的表现,而“四小龙”会成为下半年的风险点,不建议大家继续追涨。上半年没有表现的三四线的城市,出于居住的需要仍然可以购房。但从投资角度讲,无论是一二线,还是三四线,我不建议大家着急出手,等9月份,根据市场的温度再做决定。[!--empirenews.page--]

  2017年,中国房地产最不确定的一年马上就要到了,别着急,慢慢看。

3/10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