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人民检察院党总支开展“学史崇德”专题学习教育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革命精神,5月13日,长沙县人民检察院党总支组织开展“学史崇德”专题学习教育。全体检察人员前往李维汉、杨立三故居及县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并观看党史教育短片《时代楷模——焦裕禄》,在深刻的精神洗礼中传承红色基因。

县检察院一行先来到李维汉同志的故居瞻仰。李维汉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主持了著名的“八七会议”,也曾犯过左倾主义错误。但他勇于改正错误,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在陕甘宁边区主持实施“精兵简政”和党校教育工作,为边区的巩固和抗战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新中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的著名理论家和卓越领导人,担任过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他一生几经起落,对革命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却矢志不渝。他曾说,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我始终坚持两条原则:一要革命,二要党,表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磊落胸怀。

随后,县检察院一行参观了杨立三故居及其生平事迹陈列馆,详细了解杨立三同志矢志革命、为党奋斗的一生。

被毛主席亲切称为“红色萧何”的杨立三,出生于长沙县金井镇,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人民军队的军工生产,并到山东与第三野战军共同部署了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受过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表彰。杨立三不计名利,甘居幕后,为党和国家后勤事业鞠躬尽瘁。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就遭到国民党军队“铁桶合围”封锁,难以得到外界补给。为了解决四十万余战士穿衣吃饭问题,他发动大家自己动手染布制衣,并设立公卖处、圩场流通物资、开辟粮道。他曾参与设计军旗,也组织研发改良步枪、手榴弹和地雷,倡导了赫赫有名的“地雷战”。在延安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时期,他顶住压力改革劳动报酬分配制度,还创造了衡量商品价值的新计量名词“饻”。凭着“安专迷”精神,杨立三为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历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管着海量物资,却出了名的“抠门”,一个小小信封要反复用四次,正反面用完还要翻过来重新糊了用。他从不搞特权,生病住院时严词拒绝秘书为其提高伙食待遇,表示“超制度就是违法”。1952年,秘书处统计了他的个人身家,可全部家当加上床也不过30多块钱。杨立三用一辈子的克己奉公,为后人树起一座崇高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检察人员继承优良作风,忠诚干净履职。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县检察院一行向沉睡的英雄敬献花篮。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全体党员紧握右拳,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追思。随后,他们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烈士事迹展览馆。

榜样是旗帜,是灯塔。在烈士陵园,大家追忆了革命先烈探寻革命道路时的筚路蓝缕,也被他们追求革命理想,敢于舍生忘死的的精神所震撼,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烈学习,在攻坚克难中强担当、在为民服务中显真章。

今年以来,长沙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一是“四学”并举,坚持中心组示范学、党支部集中学、党员自觉学、营造氛围学,抓实理论教育。二是丰富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聆听专家讲座、检察长带头讲党课、开发云课堂并通过“钉钉”开展随堂测验等,促进入脑入心。三是注重知行合一,践行司法为民。结合教育整顿“四联四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该院立足检察职能服务群众,共联点走访企业5家、村(社区)3个、群众68户,推出7项便民利民措施,深入社区、学校积极开展普法宣讲,受众近300人。(通讯员 刘洋凌子 朱紫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