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点餐浪费将面临处罚,光盘行动可获奖励。

从此,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不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倡导和号召,而成为法律的硬约束。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国家也意识到大量食物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新西兰、日本、意大利的一些做法,或将带来一定的启发。

家庭层面浪费最严重

假期囤积习惯需改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合作伙伴组织WRAP发布的《2021年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食物浪费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根据联合国为支持“全球到2030年将食物浪费减半”而进行的新研究显示,仅2019年就有约9.31亿吨食物最后进入了家庭、零售商、餐馆和其他食品服务机构的垃圾箱。

报告发现,在几乎每一个食物被浪费的国家,无论收入水平如何,食物浪费的数量都很大。报告显示,在全球人均水平上,每年有121公斤消费者层面的食物被浪费,其中74公斤发生在家庭。也就是说,家庭浪费很严重。

新西兰的食物浪费情况验证了报告的发现。有数据显示,在新西兰,家庭每年扔掉的食物高达122547吨,相当于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浪费能塞满3个购物推车的食物。而这些食物量足够新西兰奥塔戈区首府达尼丁地区的全部人口吃上整整2年。调查显示,新西兰人浪费量最大的食物是面包,平均每年要扔掉2000万片面包,其次是土豆、苹果、鸡肉、香蕉和生菜。

针对这一现象,新西兰于2016年起展开了一项为期3年的“反对浪费”行动,该行动名为“热爱食物,讨厌浪费”(Love Food Hate Waste)。当时,新西兰全国59个议会和WasteMINZ组织联合筹措了100万新西兰元,希望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减少食物的浪费。

新西兰政府认为,餐厨浪费每年给国家造成数亿元的损失,也给垃圾填埋增加了负担,造成大量的甲烷气体排放。他们相信,这项反对浪费的行动“可以降低家庭支出成本,减少食物浪费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态度上的转变”。

尽管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运动,但新西兰各地会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不同的活动内容。比如在拥有众多果园的汉密尔顿地区,会定期举行社区水果采摘日活动,工作人员会教当地居民如何利用食物碎屑制作美食。

“热爱食物,讨厌浪费”行动的发起人还发现,在新西兰,圣诞假期是食物浪费最严重的时间。假日期间,人们往往会购买过多的食品,烹制过多的食物,但是最后因为吃不完而只能倒掉,造成浪费。据统计,在假期的前一周,人们就开始囤积食物,购买最多的是膨化食品、饮料和肉类。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给出了以下能够有效避免假期食物浪费的建议:

第一,提前计划节假日的每日食谱,不要购买太多食品。

第二,聚会结束,客人回家时,让他们带走一盘吃剩下的食物。

第三,未开封的罐头可以捐给本地的社区或者食物银行。

第四,定期清理冰箱,不要重复购买相同的食材。

第五,吃剩下的东西打包好,方便外出时携带食用。

改变食品流通惯例

临期食物打折销售

临期食品是临近食品的保质期限但还没有过期的食品。保质期是伴随着食品工业和食品流通产生的,原则上,只要是在保质期之内的食品,质量就有保障。世界各国处理临期食品的方式不尽相同,简单地一扔了之,很可能会造成食物浪费。一些国家习惯把临期食品降价出售或直接捐给慈善机构,为低收入者提供最基本的食物保障。但在日本,长期以来,大量临期食品的归宿是垃圾箱。

日本对食品保质期的要求一向严格,这与日本商家的商业习惯密切相关。日本食品流通业采取“三分之一规则”,即将食品制造日至保质期截止日这段时间均分三段,制造商和批发商必须在第一阶段交货给零售商,错过日期零售商可以拒绝收货,这可能造成大批没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惨遭废弃。这一商业惯例的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食物,但由于时间设定过于严格而遭诟病。

根据日本国内媒体的统计数字,日本每年因此浪费的食品数量,是联合国粮食援助的两倍。庞大的数字使得日本开始积极鼓励民众购买快过期的产品,呼吁减少食品浪费。

2019年5月,《减少食物浪费促进法案》在日本众议院通过。法案写明,政府有责任推进有关避免食物浪费的政策。法案要求在内阁府设置“食物浪费削减推进会议”,推动“食物银行”活动,即相关团体可从食品生产企业等处获得即将废弃的保鲜期内食品,免费提供给福利设施或生活困难者。

便利店是日本人购买食品的重要渠道之一。为减少浪费,几大便利店巨头在法案通过后行动了起来。7-11便利店尝试改革,推出积分奖励活动,对于购买临近保质期的盒饭、面包等食品的顾客,给予积分奖励。购买距离保质期5小时以内食品的顾客,自动成为优惠对象。这项措施从2019年秋天开始,在全日本的2万多家7-11便利店同时推行。

日本全家便利店也于当年圣诞节推出举措,宣布出售的蛋糕将全部采用预约制。圣诞节前夕,顾客可在网上进行预约,预约商品包括圣诞蛋糕、炸鸡、酒水等63种。其中10种蛋糕在圣诞节前20天预约可获得减300日元的优惠,使用全家便利店的手机支付App购买炸鸡、蛋糕等组合还可获得500日元返现。此前,全家便利店还曾推出鳗鱼饭的预约制度,大幅减少了食物浪费量。

在日本留学的小章告诉记者,《减少食物浪费促进法案》实施后,有人从食品赏味期中看到商机,运营起一种特殊超市,专门售卖将要过期或刚刚过赏味期的食品,售价比普通超市要便宜一半以上。小章表示,在这类超市中能够用更加实惠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食品,对学生群体和工人群体颇具吸引力。由于顾客都已经知道这些食品即将过期或者刚刚过期,一般购买后就会立即食用。

“社区反浪费枢纽”

回收、登记、发放“一条龙”

意大利是欧盟第二大农业生产国,也是以美食闻名的国度。

2016年,意大利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鼓励企业或农场捐赠食物,号召餐厅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袋,让民众养成餐后打包的好习惯。有调查显示,《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2018年至2019年,意大利浪费的食物总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0.88%。

博洛尼亚大学国际农业政策教授安德烈·塞格雷是意大利国内最先一批关注食物浪费的学者。早在2010年,他就发起了意大利“零浪费运动”。《反食品浪费法》出台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零浪费”理念,并与其他国家就这方面的实践进行交流。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意大利不断推陈出新让更多人了解减少食物浪费的好做法,比如设立全国预防食物浪费日、向致力于推动减少食物浪费的个人及企业颁奖、投资回收食物的手机应用等。

智慧在民间。一些意大利人还为制止食物浪费提出不少新奇的点子,将厉行节约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创造——民众可以在网上查看别人分享的“对抗浪费”的食谱,利用边角料食材烹饪出健康又美味的创意料理,比如意大利面菜肉煎饼、拿铁面包、火腿酿肉卷等。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为了更高效地利用食物,逐步实现食物“零浪费”的目标,米兰市政府于2019年起推行一项以社区为枢纽的尝试。

米兰首家“社区反浪费枢纽”位于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每天,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将回收来的食物登记、称重,然后运送到附近的慈善机构。食物涵盖的范围从水果蔬菜到番茄酱和意大利面,种类繁多。在这家枢纽成立前,这些超市里没能售出的食物都会被当成垃圾丢弃。2019年,米兰市政府联合当地的企业协会及高校,开启了这项节约食物的行动。每天上午,工作人员会前往参与行动的11家超市,将未售出食物回收进社区枢纽并储存,下午按需进行分发。此外,社区反浪费枢纽还会吸收当天附近5家公司食堂未被食用的新鲜菜品并提供给慈善机构,参与提供食物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并受权使用米兰市政府“零浪费”行动的标签。

从2019年到2020年,在这个项目中获益的慈善组织从14个增加到了21个。工作人员表示,协调食物供应方及接收方的供需平衡,并确保储存在反浪费枢纽内的食物顺利流动而不再出现新的浪费,是工作的难点。米兰全市及其周边一百多个市镇组成的都市圈,要想覆盖到所有有需要的人群,反浪费枢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这项行动提升居民的反浪费意识,是米兰市政府的最终目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