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把客户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作者:雷斌吉 来源:巴中日报

——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发展小记

  特色涉农险为农业编织安全网

  2014年5月,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四社耳农陈学俊与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签下了旨在保护特色产业、降低发展风险的首张食用菌种植保险单,交保费3000元。在当年7月的高温灾害中,陈学俊家的银耳受灾面达到70%;8月申报后,保险公司于10月1日就将8100元理赔受灾款打到陈学俊的账上。村民陈德芳、谭家成、黄兴华听说陈学俊将自家种植的银耳投了保险,并在受灾后得到了赔偿,也先后在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投了保。

  陈学俊激动地对记者说:“前几年,自家的银耳没有保险,受到自然灾害就无保障;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后,不但收成有保障,一家人心里也踏实多了……”据了解,在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耳农达到90%以上。

  通江县唱歌乡麻坝坪村二社村民龚北东家里种植玉米、水稻约5亩,在去年7月的高温天气中受灾,年初他家只投保了20多元钱,人保财险公司9月理赔870元;五社村民靳中洪家里种植农作物近10亩,去年初交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45元,9月报险面积6亩,人保财险按照400元/亩赔付,共赔付2400多元。

  这是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开展特色(银耳)农业保险、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拓展区域农险市场的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尝试。

  去年,在通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特色农业保险的承保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在陈河乡、唱歌乡开展试点。当地耳农、种植企业和广大农户积极参保,并参加相关保险专业培训会。

  据统计,2014年,陈河乡有2家企业、1100户耳农参加食用菌(银耳)种植保险,承保椴木银耳94万余段,缴保费14万元,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210份,合同保费收入56万元。唱歌乡玉米入保面积2224亩,交保费10012元,水稻入保面积3224亩,交保费14508元,全乡投保农户985户,投保面达95%;全年有6个村22户农户受灾,获得赔偿4万余元。特色农业保险试点,深受当地耳农的欢迎。

  12月11日,人保财险巴中市分公司总经理夏惠远亲自带队对试点乡镇的村民进行回访和就相关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对通江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展工作给予高度表扬和评价。

  提升服务质量从细节做起

  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始终铭记使命,让品牌的影响不断传递,让人保财险的本质更加真实有效,永远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细致、温馨周到的服务,坚持“以诚信树品牌、以服务立品牌、以品牌创价值”,为做大做强行业精品而努力。

  公司始终坚持践行“一切价值源自专业服务”的核心理念,把服务的细节融入到售后理赔的各个环节,狠抓核保理赔时效,努力致力于公益服务,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开通保险服务绿色通道,设立客户接待日,举办客户互动的客户联谊现场答疑会,认真面对和处理客户的所有咨询、答疑和核保理赔,努力满足广大保险客户在保障、理赔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为提高和保证保险服务质量,公司在狠抓服务流程和环节连接的同时,十分注重服务细节,在点点滴滴的保险服务中,尽力让客户感受到人保的温暖和亲切。快速处理保险理赔案,缩短理赔时间、精简和优化理赔程序及环节,让客户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就能获得赔偿。在电子理赔和小额赔付的过程中,为客户开通绿色通道,对特殊客户采取特事特办、快办,让大家感到舒心、满意。

  公司先后在县城广场、社区、乡镇、农家小院等地开展专题保险知识讲座,利用电影、幻灯片等方式进行宣传,向群众、留守儿童、老人等发放心愿卡4000余份,以实际行动扩大品牌的影响,获得了群众和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把群众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分别挂包了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和松溪乡胡家山村,成立了领导小组,安排专职驻村人员,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规划和方案,帮助健全村级组织,落实帮扶措施,看望留守学生,走访贫困家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党的惠农政策、农业科普知识、法律法规向农户宣讲,提高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先后捐助13000余元的款项、物资和书籍。

  去年以来,人保财险通江县支公司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优化考核方案,拓展业务领域,特色农业保险扶贫工作稳步推进,保费收入再创新高。据初步统计,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100万元,其中非农险保费收入2910万元,农险保费收入189万元。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