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互联网投资手机热 砸钱拼销量还能持续多久?

作者:limin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苏宁润东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9.3亿元投资中兴控股子公司努比亚占股33.33%,成为又一股涉足手机制造的互联网势力。

   此前,阿里巴巴投资5.9亿美元入股手机厂商魅族、百度投资联想的神奇工场(联想ZUK手机)以及乐视和360投资入股手机厂商酷派,在中国手机产业掀起了一股投资控股热潮。

   目前的国产手机制造业已进入“拼爹”时代。ZUK手机CEO常程说,玩手机没资本不可能,做软件不需要多少钱,做硬件真的是靠钱,这是硬成本。

   财大气粗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后也确实取得了不错效果。一位国内某手机企业内部人士坦言,现在很多手机都是在以和制造成本相当甚至是低于制造成本的价格出售,刺激销量大幅增长,比如去年的“双十一”期间,乐视、奇酷、魅族Metal等在销量上就脱颖而出。这之中不乏战略投资后双方优势互补所起的作用,但更关键的还是在于低价格。

   对消费者而言,互联网企业纷纷入股手机制造商后,尽管可以带来低价购买的好处,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不得不继续忍受预装软件的困扰。一家国产手机老总不久前指出,互联网手机一波一波营销,整个产业一片浮躁,大家都在赚快钱,注重销量,从中长期来讲,对实业界是非常有害的。

   行内透露,手机厂商在系统中每预装一款软件,会获得5元左右的收益,部分收益高达10元或者更高。也就是说,那款预装了70多款软件的手机厂商,每销售一部手机,在软件预装方面的收益最低都有350元。

   尽管互联网企业通过入股手机企业,短期内可大量预装自身应用,也同时排斥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加强所谓的生态竞争力。但从长远看,由于用户反对意见越来越大,相关部门对预装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这条道路也难持久走下去。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