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天然画廊·水乡平昌

作者:李帜 张超 赵世术 陈鸿滨 李帜 来源:巴中在线

图为元山镇通木村新貌

图为元山镇通木村新貌

  统筹城乡发展,平昌县把乡村旅游业作为重要路径,以民俗文化为内核、以“巴山新居”为节点、以现代农业为纽带,加快构建“江口水乡,佛头山和金宝文化产业园、驷马湿地公园,驷马—得胜—五木—灵山—元山—佛头山环线、双滩—喜神—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牛角坑—云台环线、西兴(皇家山)—龙岗—南风(友谊水库)环线”的“一乡两园三线”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平昌县以打造“天然画廊·水乡平昌”为目标,农旅结合、文旅结合,采取挖掘、保护、提升、培育等方式,打造培育“水乡、生态、红色、民俗”四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天然画廊·水乡平昌”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景点众多: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江口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佛头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巴灵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驷马国家湿地公园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刘伯坚烈士纪念馆。

  “天然画廊·水乡平昌”乡村文化旅游精彩处处有:有以其唯美的原生态田园风光成功入选“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的笔山梯田、“全省十佳最美人工湖”驷马水乡;有“山地运动天堂,问道养生福地”南天门,以“古镇·古寺·奇树”展示神韵的米仓古道明珠得胜山……

  3月23日,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平昌分会场)暨巴中·平昌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天然画廊·水乡平昌”隆重开幕,这里带大家“按图索骥”,去平昌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景点、精彩去处先睹为快。[!--empirenews.page--]

图为佛头山石刻标语园

图为佛头山石刻标语园

  佛头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山筑三园 一园览神州

  立在平昌县城北的佛头山国家AAAA级景区,融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建成的红色文化区、佛教文化区,民俗文化区以巴蜀风情新村为依托,正加力推进打造为“中华民居大观园”。

  红色文化一大奇观。占地面积10公顷,以刘伯坚纪念馆为依托,建有伯坚革命缅怀区、川陕苏区红军文化体验区、红军石刻标语文化博物园、红色文化长廊、星火长廊、景观道路、红星广场、足迹广场等。

  在苍松翠柏中,玉兰花形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直插蓝天,彰显着“忠魂盛开革命花,正气凛然照万代”的主题。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鎏金碑名,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碑座后面是时年80高龄的文化部原部长黄镇用三个月时间撰写的碑文,记录着烈士生平,既是缅怀烈士的地方,更是欣赏大家书法的去处。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展示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刘伯坚的生平事迹和革命伟绩。纪念馆大厅烈士铜像两侧“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对联,彰显出烈士伟大的革命抱负和献身精神。铜像背后幕墙上镌刻的烈士诗作《戴镣长街行》气吞山河,作为经典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有机组成部分,收录上海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红军石刻标语园无疑是红色文化园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标语园分为石刻标语区、墨书标语区、漫画区三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方面面。标语区收集的是来自十二大苏区的1600余幅红军标语,漫画则来自于黄镇长征红军壁画漫画集和《红色中华报》、《红星报》上刊登的漫画……每条标语、每幅漫画后都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反映各大苏区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红军石刻标语园融历史性、趣味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在这里可以品标语、读党史、问军事,听红军故事、唱红军歌谣……形式多样接受红色教育。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的红军石刻标语园,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收集最齐全、展示最系统的一个红军标语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全赞誉:“红色文化一大奇观!”

  海拔700余米的佛头山,在众多佛教名山中并不算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佛头山形神兼似卧佛头,自然就沾上了“佛”的灵气。佛头山上遇“仙”不易,见到“佛光”则不是太难事,这里以有全国唯一的低海拔佛光而闻名遐迩。

  佛教文化区建有华严寺、极乐寺、佛山寺三大寺庙群,山顶平台上建有佛祖说法墙、反映“前世、今生、来世”的三生墙、波罗亭、顿悟台,还有用“蓝、黄、红、白、橙”五色象征着如来佛“信、进、念、定、慧”五中法门的“五彩桥”,再佐以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一些小寺庙、刻在巨石危岩上的佛祖岩画,佛教文化蔚为大观。

  佛头山休闲最佳时候是华灯初上,金黄、淡蓝、粉红……各色灯光次第开放,将景区装扮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童话世界,游客们惊叹为:梦幻佛头山![!--empirenews.page--]

图为巴灵台远景

图为巴灵台远景

  巴灵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悟“灵”山神韵品巴人文化

  “奇峰突兀,跃天马于云汉;灵台高悬,列翠屏于碧空。若玉削兮,非关五丁之凿;似书案兮,迥胜二酉之崇……”这篇气势磅礴的《巴灵台赋》,描绘的就是危岩竞秀的巴灵台国家AAAA级景区风光。巴灵台是米仓古道一处重要遗址,集“雄、险、清、幽”于一体,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特。

  发展乡村旅游,造福一方百姓。平昌县高度重视巴灵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头上戴帽”——围绕巴灵台“灵”字做文章,招商引资引进金佛房产公司,投资1.3亿元重建巴灵台寺庙群,以信仰文化吸引远近游客;“脚下穿靴”——利用通河水面开阔、水流平缓的优势,发展水上旅游;“腰拴玉带”——抢抓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巴灵寨村为主体,整合高品质建设草坝新村、民意新村、金星村聚居点,打造幸福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带;“打好领带”——保护性修复米仓古道,深度挖掘连接巴灵台与巴灵大院的长宁古寨文化。

  改造提升古村落巴灵大院,“删繁就简”拆除一些破烂建筑和改造一些现代建筑,添加进幽深的石径、竹编的篱落、简意的柴扉等传统院落文化元素,建立了农耕文化展览馆,展出了大巴山农耕文化的生活场景,打造出巴灵大院“小扣柴扉久不开、篱落疏疏一径深”的农耕文化意境。

  雄关高耸、庙宇林立,传承着农耕文明的座座传统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鱼塘层叠,水泥路纵横交错连通各幢新院;临风登高,远见通河环绕,梯田层层叠铺;听山鸟婉唱,松涛阵阵……登上巴灵台,能“悟”灵山神韵,可品巴人文化。[!--empirenews.page--]

图为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

图为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

  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

  山地运动天堂问道养生福地

  位于五木乡南天门的平地起“峰”,五峰一溜儿排列,中峰最高,远远望去,像是案桌上摆放的“笔架”,用风水学的眼光看,这里是出文人的“宝地”。南天门的五峰,峰尖而险,自有一股仙风道气,风光迤逦,天然是一块发展旅游的“宝地”……近年来,平昌县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古老的南天门焕发新机,如今已成为山地运动的天堂、问道养生的福地。

  山地运动天堂。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山地自行车运动道,自山巅飘向深涧,再由深涧攀爬到山巅,形成一段长6公里的闭合自行车运动道,沿途风光旖旎。

  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里起伏在山涧的云栈,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处处都是运动的好去处。3公里长的云栈时而下山涧、时而爬山脊,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中,若隐若现,其间点缀着古朴的亭阁楼台。穿过云栈,大汗淋漓,周身通泰。在林间的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里,挥舞球拍清风徐来,耳边是虫鸣鸟叫,超然物外,全然忘却俗务琐事,自有另一番惬意的感受。

  问道养生福地。南天门的五峰,峰峰险峻,自有一股仙风道气,是道家追逐之地,道家文化底蕴丰厚,尤以明山观最有名。据考,明山观建于明末清初,传说陕西兴安州(今安康)道人蔡世平受命于玉皇大帝(托梦),到一个名叫“明山包”的地方建观悟道修行。蔡世平跋山涉水,历经艰辛,耗时数月,终在五木场境内的南天门寻访到“明山包”,募资建起了道观,修行悟道,内以解脱生身以来诸多罪过,外以阐扬祖师无上之大道。

  社会资本打造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注重道教文化挖掘,重修明山观,建起云栈、南天瑶池、天池、仙道、太极广场等,塑有道长蔡世平及道教中众多祖师神像……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已然成为一方问道胜地。[!--empirenews.page--]

图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图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舞绿龙峰为碧丸

  漫山遍野堆绿耸翠,沟谷壑畔郁郁葱葱,林间小溪流水潺潺,山体雄浑,皱褶扭转……踏上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高峰俯瞰,顿生“山舞绿龙,峰为碧丸”之美感。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体由五峰林场构成,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54座,总面积255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133公顷,活立木总面积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5%,2003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为国家森林公园。山岭秀雅、溪河蜿曲、森林浩瀚、季相鲜明、天象景观奇异绚丽、雄浑不失精巧,壮阔多含灵气。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人文特色性等特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旅游景观比比皆是:

  五龙捧圣:公园内有五峰高耸,状如鹅卵,又如虬龙,其主峰居中,四峰环列,各踞一方,宛如众星拱月,故称“五龙捧圣”。

  狮岭夕照:长空万里,红霞聚散,漫山余晖,层林尽染,巍巍群峰堆成座座金山,级级梯田镶起道道银环。

  贾阁林涛:贾阁山为其最高峰,主峰海拔为1338米,仅一面与林海园区群山相连,其余三面均是数十丈高的峭壁。站在险峰之巅,一览众山小,似举足可游天宫,信手可摘星辰,成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性景点。贾阁山上听林涛是一绝,最具观赏性的景观却是望厚积的云海、观跃出云海的日出、赏多姿的月相。

  天鼓地音:五峰林海中300米的空山坡内有一段长40米的林间小道,人行其上,如踏大瓮,其声空空,轻踩轻响,重踏重鸣,如鼓如钟,五音谐和如天籁之音,谓之天鼓地音。

  五龙湖:位于森林公园东北角的一小湖,湖水曲折,五道岔河,形似卧龙,人称“五龙湖”,湖面如镜,山水一色,倒影迷人。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山水灵秀,且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川陕古驿道贯穿其全境,建于秦汉兴于明清的古镇、石雕极为精美的古墓群、规模宏大的古寺庙,完好如初的清光绪古民居等等不胜枚举,尤以五峰林海不远处的邓家湾古墓量多质高、石雕精美,而黄梁古树破巨石景观独特。

  高峡平湖,冬可赏雪,夏可划船,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好一个“天然氧吧、养生福地”。[!--empirenews.page--]

图为江口水乡

图为江口水乡

  江口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

  水道探幽寻胜景

  水是平昌的魂。通、巴两河纵贯全境,水域面积达153.18平方公里。境内工程景观、生态景观、水文景观、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素有“水乡平昌”之美誉,平昌县“一核三带”(一核,王家咀为中心;三带,双滩库区、驷马景点、白衣古镇)倾力打造集生态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开通了灵山镇何家坝起、过澌滩乡泥潭子、到云台镇双桥水库大坝止的乡村旅游环线水道,长32公里。

  水道上游起点何家坝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平坝里,空气清新,环境怡人,场地宽敞、视野开阔,适合户外活动,不时有户外拓展训练营来此举行拓展活动,何家坝已然成为户外活动的天堂。

  从何家滩坐船出发,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河水则清明如玉,波光粼粼。船行一小时,到达通河澌滩河段的竹海。竹海中的石道上、凉亭间,游客或三五一堆小憩,或一路追逐嬉戏,好不惬意……竹海探幽寻胜景,感受着幽雅的环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再到竹林人家品尝农家美食,快活似神仙。

  山环水绕,水道愈走愈宽。泥潭子到双桥水库大坝处,水面宽阔成湖,可体验冲浪的感觉。坐花房船,随波逐流飘行水面,与三五友人喝茶,聊聊人生、侃侃八卦,悠闲自在;坐游轮,可以嗨歌、跳舞、打牌,还可以欣赏双滩美景。坐不一样的船,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感觉。[!--empirenews.page--]

图为驷马水乡

图为驷马水乡

  驷马国家湿地公园

  最美人工湖奇妙观光园

  在“美丽四川·水秀蜀乡——寻找心中最美人工湖”大型公益活动中,驷马水乡上榜全省10佳“最美人工湖”。

  水乡东门口有“巴中第一坊”之称的牌坊,牌坊左边的森森柏林里有九曲栈道。踏着青石路,穿过牌坊,是一排排外观统一但结构不同的巴山民居:小青瓦、木花窗,依山傍水,独显川东北民居特色。

  游览水乡,自然要泛舟水上。徐家河、花溪河,碧水生辉,河面是星星点点的游船。登上游船,划向花溪河深处,河岸林立着怪石;深深的淤泥里不时冒出自然弯曲成独特艺术造型的枯树树根。两岸细草茸茸,野花点点,一股浓郁的幽情野趣扑面而来……

  作为水乡有机组成部分的平昌元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着力在休闲、观光上下功夫,建设有“农耕风貌区、香花观赏区、循环农业区、原生态林地区、生态果林区、休闲观光区和健身活动区”七大主题功能区。观光园中,精华是水果花卉苗木超市、蔬菜新特品种超市,这里收集种植了140多种全国各地的特色蔬果和60多种花卉,是一座蔬果花卉博物馆。辣椒上墙、红薯吊顶、红叶甜菜、长柄葫芦……新奇的蔬果吸引着游客的眼球,不身临其境,难感知其奇妙。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