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财经


(资料图)

作者 | 冯圆圆

3月20日晚,药明康德发布了2022年业绩,从数据来看药明康德20222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或受业绩影响,与20日股价收跌不同,截至3月21日收盘,药明康德收于80.26元/股,全天涨幅8.46%。

拉长时间来看,2020—2022年药明康德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呈高速增长,但与业绩相反,自2021年药明康德股价达到高点171.97元/股,药明康德的市值自此一路下滑,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药明康德市值蒸发了2510.67亿。而自今年1月末起,药明康德股价便整体呈下坡趋势。

分业务来看,药明康德主要分为5大板块: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国内新药研发服务业务。

其中,国内新药研发服务业务是药明康德自2021年起开始独立披露财务数据的业务,但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据2022年财报数据披露,该板块业务为5大板块中唯一收入缩水的业务,且预计2023年该板块营业收入将继续下滑。

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88.14亿,拟分红26.44亿

3月20日晚,药明康德发布了2022年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药明康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3.55亿,同比增长71.8%;实现归母净利润88.14亿,同比增长72.9%。

药明康德主要为全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属于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在产业链中位于上游。其主营业务涵盖合同研究(CRO)、医药领域的定制研发生产(CDMO)等领域。

研发方面,2022年药明康德的研发费用为16.14亿,同比增长71.29%,主要系进一步加强对PROTAC、寡核苷酸药、多肽药、偶联药物、双抗、细胞和基因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

从区域来看,药明康德收入主要来自海外,2022年药明康德海外贡献收入318.29亿,占比达80.88%。其中,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258.84亿,同比增长113%;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 44.32亿,同比增长19%。

近年来,药明康德业绩持续高增,2020—2022年,药明康德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8.46%、38.50%、71.8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62%、72.19%、72.91%。

但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为药明康德高速增长的业绩买单。截至3月21日收盘,药明康德每股收于80.26元,全天涨幅8.46%。

但自今年1月末,药明康德股价持续下跌。回顾股价走势,自2021年7月药明康德达到171.97元/股,截至2023年3月21日药明康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市值已经蒸发了2510.67亿。与此同时,药明康德的大股东还频频抛出巨额减持计划。

2022年5月,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违规减持1724.97万股,套现28.94 亿,后被证监会罚款2亿。

同年6月,药明康德再抛减持计划,实控人控制股东及与一致行动人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不超过8868.03万股,最终套现22.05亿;11月25日,药明康德再度因自身资金需求,减持6500万股。

此外,药明康德还披露了2022年的利润分配方案,以2022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8.926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6.44亿。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成唯一业绩下滑板块,2023年预计再降20%

药明康德的业务共分为5大板块: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国内新药研发服务业务。

药明康德的化学业务,即提供从化学药物的发现研究,到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端到端的服务。

从业绩贡献来看,化学业务是药明康德的基石业务,2022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88.5亿,占总收入的比重达73.31%。如剔除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9.7%。

在药明康德的5大业务板块中,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成为收入唯一下滑的业务板块。2022年,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营业收入9.7亿,较2021年12.51亿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2.49%。

据年报披露,药明康德国内新药研发服务业务,主要为国内药企研究赋能,为客户提供以专利创造为核心的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开发具有国际高水平的小分子新药。

据药明康德解释,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由于其业务主动迭代升级。从行业来看,自2015年启动创新药审评审批改革以来,创新药研发蓬勃发展,新药临床研究审批(IND)数量逐年攀升。2017年以后,国产新药IND的数量显著高于进口,2021年的国产新药IND占比达到70%。

在2012—2021年,共有689家中国企业完成首款新药的临床申报。但在创新药蓬勃发展的同时,新药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靶点高度集中同质化的药品在浪费了大量的研发及临床资源的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药明康德披露,2023年起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将持续业务迭代升级,预计收入下降超过20%。

在2021年的财报中,药明康德首次将国内新药研发服务业务独立,与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并列披露。如此动作,可见药明康德对该部分业务的重视程度。

虽然,业绩上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在2023年的收入依旧可能维持下滑趋势,但在长远来看,该部分业务创收前景可观。据药明康德披露,该部分业务在与客户签订协议中约定,待客户产品上市后,将从客户的药品销售收入中按照约定比例获得分成。

截至2022年末,药明康德累计完成172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同时,有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NDA)阶段,有7个项目处于临床III期,24个项目处于临床II期,75个项目处于临床I期。

拟50亿进行现金管理,2022年94.71亿投资金融资产

同在20日晚,药明康德公布了现金管理计划。拟使用50亿(含)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022年,药明康德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虽然较2021年年末下滑3.07%,但仍存有79.86亿。负债方面,据同花顺数据,药明康德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均值。2020—2022年,药明康德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9.32%、29.69%、27.46%。

据药明康德公告,上述50亿(含)将投资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 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结构性存款、券商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货币基金。

2021年时,药明康德曾将部分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主要包括结构性存款和金融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药明康德投资理财产品余额5.27亿,占总资产的0.96%。

另据2022年年报披露,药明康德以自有资金持有纳微科技(688690.SH)、华领医药-B(02552.HK)、Lyell Immunopharma, Inc.等股票,截至2022年末该部分股票期末账面价值9.8亿,较年初21.11亿的账面价值,损失11.31亿。

除了股票,药明康德也进行了系列战略投资。截至2022年末,药明康德还投资持有Genesis Medtech Group Limited(下称“Genesis”)、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下称“爱康国宾”)、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汉邦科技”)、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权(下称“倍谙基”)。

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末药明康德持有Genesis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5.67亿,持有爱康国宾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65亿,持有汉邦科技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89 亿,持有倍谙基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59亿。

除此之外,药明康德还投资私募基金,截至2022年年末,基金投资账面余额为人民币11.35 亿元。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