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两个案例入选浙江首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后,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省级名单中温州再次占据3个席位。至此,我市共斩获5个“全省最佳”,入选总数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二。
(资料图片)
温州是一座极具活力的商业城市,靠民营经济“起家”“发家”“立家”。温州营商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还会影响城市经济活力与发展前景。
从入选案例来看,温州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有决心、有力度。5个实践案例涉及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环境,用触及实质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回应市场经营主体的诉求关切,推动解决制约市场活力、社会创新力的深层次问题。
抓住疏堵破难的关键性切口
从今年4月起,温州就针对营商环境滚动推出2批20项突破性举措,涵盖法治、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由此释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事关发展全局”的信号。
这批突破性举措成效如何,从实践案例就能窥见一二:举措中的构建“数据得地”新机制与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集成应用双双上榜,以实打实的改革成效脱颖而出。
分析“数据得地”机制的入选原因,是抓住了疏堵破难、解痛补短的关键性切口,刀刃向内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在温州,一些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受制于要素向大好高项目倾斜,在拿地上缺少优势。针对这一现状,“数据得地”机制应运而生。其创新之处是建立了“数据得地”智能评估系统,联通经信、税务、资规、市监、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自动获取企业亩均税收、研发占比、企业荣誉等数据,公正评估。经资格认定和供地顺序赋分排名后,企业坐等“叫号”即可。
“数据得地”机制的落地,让要素资源市场化决定性作用得到发挥。目前,全市已确定64家企业列入年度供地计划,总投资104.2亿元,拟供地面积1760.8亩,已向9家企业供地235.4亩,实现“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找市场”。
“以前向政府申请供地多次,但都没成功,心里一直有想走的念头,想不到这次政府主动找上门,告知我符合条件可以供地了。”乐清新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新文收获意外之喜,成功拿到自持的第一块土地。
透过案例,“数据得地”机制体现了供地模式从“人工筛选”向“数据智配”的迭代,但这条升级路径仍存在进步空间。刘新文在点赞之余也坦言,评分后符合得地门槛的企业数量依旧较多,希望能进一步优化机制,尤其是充分考虑高成长型企业,在指标设置上更加科学合理。
向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迈进
从便捷服务迈向增值服务,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改革方向。
“改革不能仅停留在提高办事效率,更要发挥增值效应,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让他们享受最大限度的红利。”市委改革办副主任陈成虎说。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进程中,伴随高效协同的为企服务体系逐渐成形,一批批阶段性成果孕育而出。入选“全省最佳”的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集成应用,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企业码,贯通国家、省、市三级数源系统,将企业信息全部集成到电子营业执照上,扫码即可获知22种许可证和其他信息,可谓“一扫知全貌”。企业码赋能下,电子营业执照不仅能实现便捷服务,还能集成身份证、信息共享、电子签章等基础能力,拓展深化为企服务全生命周期办事场景,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平阳圣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对此深有体会。作为全国首家享受电子营业执照在水电气领域集成创新应用的市场经营主体,企业成功申请了水电气联办业务。“相比以往要去水电气各个部门办理对应业务,现在只需在手机上一次性申请。”公司总经理许必添欣喜于办事体验的同时,也期盼集成应用能出现在更多涉企“一类事”中,提高涉企服务智能化集成化水平。
企业的心声,正反映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一个大趋势——要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向市场经营主体“要什么、给什么”转变。这就要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朝着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不断奔进。
乐清构建的“五协同”工作体系是一次尝试。体系针对电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堵点,量身打造了协同智造、协同创新、协同精益、协同提质和协同服务的新模式。
以协同服务为例,在面对“企业需求把握不精准、为企服务不高效”的问题时,系统构建“11365助企服务体系”,通过首创工业厂房“预验即试产”改革等系列,让服务从“一件事”变“一类事”。
用政策呵护企业发展的闯劲
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中,如何呵护企业的闯劲,是温州蹚入改革深水区的必解之题。
原野农业集团董事长李星涛认为,一个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容错空间、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平等保护、可稳定预期的政策举措以及完善的产权制度等,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
这方面,龙湾对行政执法文书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全省首推“三书同达”模式——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向违法市场经营主体送达《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用“处罚+教育+帮扶”取代“一罚了之”。
这样的柔性执法,让龙湾一家企业表示“心服口服”。“复合文书包帮我们厘清了事实法条、整改方向和信用修复,改起来也更彻彻底底。”该企业负责人说。
用政策呵护企业家健康成长,其目的应在于激励企业家弘扬“四千”精神,让全社会的干事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而在增强内生驱动力的过程中,打造“创业创新”生力军,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为此,瓯海进行了改革实践。针对新生代认同感不强、阅历浅、精神传承难、社会联系纽带不深厚等问题,打造一套“四有”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模式。其中就有多条创新举措,如推出“书记与新生代面对面”服务机制、“父子同堂共学一课”机制、行业联盟共扶共帮共享机制等。聚焦传帮带,瓯海还搭建了一支特殊的导师队伍,由本地老一辈企业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跨国企业高管等大咖组成。
“这里的营商大环境挺好,如果能针对不同领域行业,出台更多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就更好了。”瓯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执行会长陈铮还希望温州建立互学互比机制,通过企业之间的比看活动,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动力。
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主线,在推动267条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着力攻坚20项突破性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赋能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温州5个案例获“全省最佳”,入选总数居全省设区市第二从最佳案例看温州营商环境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