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崛起以后,我们评判品牌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就是每个月的交付数据,尤其是对于我们消费者自身而言,在选购产品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毕竟卖的好,买着也更放心。

但很显然,市场是残酷的,有成绩优秀的,固然也存在成绩“不堪入目”的。


【资料图】

欺骗消费者的飞凡

飞凡汽车,相信很多关注新能源的小伙伴肯定听过,作为上汽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品牌,同智己一同向新能源赛道发起挑战。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2月,飞凡R7单月上险量达到惊人的68台,作为国内龙头汽车集团对新能源发起冲击的子品牌,飞凡汽车的成绩,已经不能用糟糕来形容,简直是不堪入目,而飞凡汽车为何会混成这么惨?

飞凡汽车在推出R7车型时,给用户画了一个很大的「饼」,为何这样说?飞凡R7上市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官方命名为「车电分离」,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将,飞凡的车电分离和蔚来汽车的租电池几乎是一回事,在买车的时候,可以选择租电池方案,在租电池方案下,车身的价格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折扣。

其实租电池,目前很少有用户会选择,因为稍微计算一下就能知道,租电池只是在买车时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折扣,但是每个月的电池租赁价格成本也是比较昂贵的,在5-7年的用车时间周期后,买电池和租电池的成本就画等号了,最重要的是,最后买电池的用户自己是有电池可用,而租电池的用户依旧没有属于自己的电池。

其实租电池本就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但为何车企会同时搞出租电池这个策略,租电池的意义何在?租电池方案,是需要品牌对用车体验的配套,目前租电池和「换电」是成套的使用体验,所以蔚来目前也在积极部署换电站。

从品牌布局和路线上,蔚来已经给飞凡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剩下的就是飞凡同样为用户部署使用体验的生态配套,最核心的就是换电站,但显然飞凡不这样想。

目前飞凡R7已经上市半年有余,半年时间总交付仅4000余台,不说和理想、蔚来比,甚至不及创维等跨界品牌,可见飞凡目前的处境非常“黑暗”。前文说过,蔚来品牌在积极部署换电站,飞凡在发布R7时也同样宣称,在2022年建投40座换电站,2023年共投建300座换电站,但目前,飞凡仅在大本营「上海」建设了2座换电站,也就意味着,当初吹过的牛,全都没实现。

常言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飞凡这样“糊弄”消费者,消费者当然不会继续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买单。

质量堪忧,售后推脱,用户该找谁?

飞凡R7目前在官方承诺的配套补能体系上,并未达到此前公布的数量,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飞凡已经可以称之为“欺诈消费者”。

不光换电站,飞凡R7目前产品也遇到诸多问题,2022年懂车帝新能源冬季测试时,飞凡R7 2022款性能高阶版车型,在续航测试时,行驶1/5路程时,车辆就出现「趴窝状态」,无法继续行驶,并且问题在测试过程中,车内空调无法开启制热功能,也就意味着,飞凡R7的车组在北方冬季使用时,不光车辆没有办法达到该有的续航标准,甚至在车内连最基本的空调制热都没有,也就意味着在「冰窖」里开着一台随时“犯病”的车,想必飞凡作为上海企业,确实没有考虑过北方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北方的用户,还是尽量远离这台「飞凡电动爹」吧。

2022年6月份,以为飞凡R7车主孙先生,联系到了湖南卫视《1帮到底》的记者,称自己买了飞凡的汽车,上路半年坏了3次,第一次在行驶在国道上突然失控,故障灯全部点亮后,随后车子呈趴窝状态,根据孙先生描述,当时身边很多大货车经过,很怕货车会撞上自己,很危险,随后把车拖到4S店后,售后人员表示:该车系统没更新,更新以后就可以走了,但后续该车又连续多次出现该问题。

这里大家试想一下,一台在路上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提示需要更新系统,并且因为系统需要更新,使得车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被迫停止,如果在高速行驶时,车辆突然失控,会不会引发「连环追尾」的事故?难道飞凡汽车就将车主的生命安全当儿戏吗?

后来孙先生表示,后续断断续续出现3次突然的失控状态,以至于孙先生表示目前车辆属于「搁置」状态,因为根本不敢开,不敢保证每次都很幸运的避免事故发生。

后来售后表示,只能给孙先生的车辆进行维修,但孙先生表示,每次修好以后都需要拿「生命安全」去测试车辆的质量问题,这显然无法接受,所以目前,飞凡汽车的产品质量出现诸多问题的同时,售后还依旧只顾推脱问题,根本无法给用户实质性的解决,试问如何让用户继续相信飞凡汽车?

飞凡R7的问题还没解决,近日飞凡全新车型——飞凡F7开始预售,定位为中大型轿车,同样竞争对手依旧是自己的「榜样」——蔚来,尤其是预售价格28万起,从价格来看,确实比蔚来ET7更有性价比。

但同样,目前蔚来已经给用户建立了非常好的使用体验生态,尤其是蔚来称2023年将会建设1000座换电站,如果这个话飞凡说,我肯定不信,但是蔚来说,我们确实有信的依据。

毕竟蔚来目前的换电站布局,已经可以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的城市,尤其是春节期间,免费为用户开放换电站使用,这显然是飞凡根本没有勇气做的,毕竟即便真的免费开放,不可能全国用户都开车去上海换电,显然不符合逻辑。

目前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2月份,飞凡汽车上险数量为68台,1月份交付为250台,两个月加起来的交付成绩仅有300出头,在“无头苍蝇一样”的思绪中,飞凡被迫快速推出飞凡R7,想用这样一款“看似很有性价比”的产品,来迅速拉动市场,但目前飞凡此前的质量、换电站承诺等,均没有兑现,即便是有新的产品推出,用户更应该参考此前飞凡汽车的一系列「奇葩」事迹,尤其是这样一个「深渊」,一定不要主动跳进去,否则真的无法翻身。

写在最后

目前国内新势力品牌越来越多,有跨界而来、有传统转型,但每个品牌都尽可能的服务好每一位用户,尤其是蔚来,被称之为汽车界的海底涝,才拥有如今众多的车主守护。

而飞凡汽车,目前无论是市场数据,还是售后、产品质量等众多领域,都让用户失望透顶,倘若无法解决「深入骨髓」的陋习,更无法给用户一个满意的答案,目前来看,买飞凡=买糟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