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零售 139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2月零售环比 1月实现正增长,环比增速是本世纪以来最强的。 2023年车市实现 2月开门红,这是春节因素和政策退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1月极低销量后,2月恢复增长的合理走势。

由于 去年提倡就地过年,春节气氛不浓,因此春节前后的市场恢复较快。 今年2月是春节后的真正市场启动期,也是疫情三年结束后的市场启动期,因此期待蛰伏已久的消费市场会持续折射出巨大的新投资新消费机遇,燃油车市场的需求逐步恢复,烟火气重归生活。

疫情后消费者购新能源车刚需小幅下降,叠加油价不太高,春节后燃油车市场下降的速度放缓,有望形成较好的开门红增长。2月的市场明显回暖。疫情后服务业面临百废待兴的新局面,节后车市出现一波消费者的购车潮,推动2月的车市恢复增长。


(相关资料图)

1. 近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

2023年 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 139万辆,同比增长 10%,环比增长 8%。 2月零售环比实现 10%的正增长,这是春节和政策退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符合预期的合理走势。。

2022年 1月底乘用车厂家与渠道总体库存总量 333万台,较充裕的库存有效保障了 2月车市的供给。但由于销售时间短和 1月高销量透支的压力, 2月走势实际偏弱,但没有受到春节影响而较好 。

2. 近年狭义乘用车批发走势

2月厂商批发销量 162万辆,同比增长 10%,环比增长 12%,受新能源市场拉动的影响,部分车企表现分化明显。

2022年 4季度的销量总体处于中位,因此 1月冲刺开门红的难度较大,部分企业考虑稳健销售实现 2月的开门红。但由于地方经济的稳定需要,批发销量仍是冲刺一些。

3. 近年狭义乘用车生产走势

2月乘用车生产 166万辆,同比增长 11%,环比增长 24%。疫情封控对产业链影响基本消除,春节后车企产销逐步恢复正常。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 26%,环比增长 21%;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 17%,环比增长 27%;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 34%,环比增长 23%。

目前乘用车生产能力超强,市场压力加剧。 2月部分主力企业强力调整生产稳库存,确保经销商体系的库存均衡,尤其随着美联储加息和上游资源价格下降趋势,新能源车产销相对谨慎。

4. 产销库存月度变化特征

2月的厂家努力控制生产和批发节奏实现强力降库存,形成厂商产量低于批发 10万辆、厂商国内批发低于零售 7万辆的去库存走势。在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预期中的 2022年年末燃油车零售强增长如期出现,大幅缓解了库存压力。随着 2月厂商生产偏低,进一步降低厂商库存。

世界疫情下的缺货严重。前期中国车市库存恢复到中高位水平是难得成就,为出口和内销奠定稳定局面。由于库存有保障,全国乘用车出口也在 2022年下半年开始保持在 25万辆左右的历史高位和 2月出口保持高位的良好水平。

5. 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增长特征

2023年2月燃油车批发增速稍好于零售。2023年2月燃油车MPV零售增24%,表现较差。由于政策实施前的暂停零售,轿车零售同比增9%,SUV零售同比降45%。轿车表现较强,主要是A0级轿车表现较好。

SUV高端化较强,B级和C级SUV同比去年较强。

6. 狭义乘用车国别增长特征

2月自主品牌零售 71万辆,同比增长 29%,环比增长 12%。 2023年 2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 51.1%,同比增长 7个百分点; 1-2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 50%,相对于 2021年同期增加了 5.4个百分点。 2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 53.3%,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 9.8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 48万辆,同比下降 12%,环比增长 2%。 2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 20.6%,同比增长 0.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 17.6%,同比下降 5.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 7.5%,同比下降 1.6个百分点。

7. 2023年 2月品牌产销特征

2月自主车企批发 85.9万辆,同比增长 37%,环比增长 13%。主流合资车企批发 51万辆,同比下降 19%,环比增长 10%。豪华车批发 25万辆,同比增长 16%,环比增长 9%。。

2月乘用车生产 166万辆,同比增长 11%,环比增长 24%。疫情封控对产业链影响基本消除,春节后车企产销逐步恢复正常。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 26%,环比增长 21%;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 17%,环比增长 27%;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 34%,环比增长 23%。

2月部分主力企业强力调整生产,日系车企与部分自主品牌努力调产稳库存,有利于经销商体系的库存均衡。

8. 新能源渗透率走势 -批发

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 30.6%,较 2022年 2月 21.6%的渗透率提升 9个百分点。。

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 45.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3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 3.1%。。

9. 全国新能源渗透率 -零售

2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 31.6%,较 2021年 2月 21.7%的渗透率提升 10个百分点。 。 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处于低位。 近几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率走势持续走强,超预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明显, 22年的 3月渗透率已经到 28%的高位,随后进入顶部波动期。今年的渗透率也是会逐步提升。

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52.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22.6%;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 4.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