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思维
2023年最大车圈阳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持续一年多品牌燃油车促销
一是,国家促消费
二是,车企去库存
最终为了更好的发展新能源答案很对
但没有说到根本
今天讲一下背后的惊天阳谋
首先,当年的问题和目标是什么呀?
当年用市场换技术
成立了很多合资车企
确实中国燃油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
在2016年国内销量排行榜前十
两家纯国产品牌份额之和只有7%
2017年
各大品牌营销费用排行榜
大众是1620亿,本田是1065亿
而国产巨头吉利只有43亿
连他们的零头都算不上
所以
不管是事实还是消费者认知
当年国产品牌就是不如国外品牌
怎么样才能扭转乾坤
让国产汽车品牌真正站起来呢?
燃油车西方比我们早跑了100多年
但新能源汽车大家的起点线是一致的
而且新能源汽车更接近互联网
电子产品这种需要快速迭代的产品
中国发展起来是有显著优势
2013年大规模补贴新能源车
2016年开始启用新能源绿牌
各种利诱就是想各大车系转向新能源赛道
结果,所有合资品牌不为所动
依然卖燃油车,大赚特赚
国内各种垃圾电动车上市
一大堆企业想着法子骗补
2017年
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到2.8%
国家两步妙棋及时颁布
排放标准和双积分政策
先看排放标准
从国5 国6A
再到国7暂即将实行的国6B
中国排放标准已是全球最严
今年降价的很多汽车
就是没有办法符合国6B标准
到了七月他们就没法对外售卖
所以只能赶紧清仓大甩卖
但更精彩的是最严格排放标准背后的科学原理
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各种污染物
国6B的标准是原本不符合要求的汽车能不能进行改装呢?
国家给出了可两个办法
一,在排气系统上加上颗粒捕捉器
二,让汽油在发动机中更加充分的燃烧
原来2.0T发动机输出功率一百八十千瓦
现在要燃烧的更充分
要么改用2.5T发动机,输出一百八十千瓦
要么还是2.0T,但输出功率要降低
前者大大增加造车成本
后者大幅度限制汽车性能
所以国6B标准之下
燃油车还可以卖
但造车成本大幅上升
要么动力数据大幅下降
或者放弃别卖燃油车销售
直接改混动或者新能源
就一招赤裸裸的威逼阳谋精不精彩?
再往后
2018年4月正式实施的双积分政策就更加巧妙
燃油车百公里油耗符合规定值就算正分
否则就积负分
同时,售卖新能源也能积正分
一个车企如果积分为负
就得强制停产
负分怎么变正呢?
自己生产新能源车销售
或者去购买车企正积分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特别精彩
百公里油耗的标准是逐年提升的
刚开始百公里油耗六到七升
技术储备雄厚的合资车企根本不慌
他们有三缸车
有48伏轻混双离合变速箱等等
可以轻轻松松把油耗降到标准线以内
所以他们依然可以高枕无忧的卖燃油车
但国产品牌吃不消
他们只能探索新品
长城就是一边卖燃油车一边推出纯电欧拉
自己努力把积分赚回来
比亚迪更干脆直接停售燃油车
只卖纯电和混动
合资车依然洋洋得意
因为他们觉得百公里油耗五升已是极限
中国的政策不可能再低
结果呢?
2020年,要求百公里4.9升
2025年底百公里油耗不超4升
传统燃油技术是根本无法实现
这一整套细腻的连招打法
不仅让国产品牌抢跑了好几年
直接逆转局势
而且合资品牌还不得不大量
购买国产品牌的正积分
所以你可以继续卖燃油车
但是你的利润会被极限压缩
因为你卖燃油车赚到的钱
必须用于国产品牌买积分
燃油车大甩卖
不是合资企业全国促销
是国家在汽车产业冲刺的国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