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资料图)
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提出,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以下简称“国六b”)。
众所周知,随着即将落地的国六b车型禁售政策,接下来的燃油车排放将更加环保,汽车产业也即将进入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车企或经销商需要在7月1日前清理掉库存的国六a车型,在年底前需清理完国六b非RDE(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车型。这将给燃油汽车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消费者是否有机会“捡漏”购车?
缓冲期长 整体影响有限
从新车市场角度来看,多数行业协会、业内专家、企业代表都表示,国六b的实施并不会对车市造成太大冲击。
从2016年12月23日正式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到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a限值要求,再到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b限值要求,直至“完整版国六排放标准”迎来落地实施。此次排放标准的过渡期跨度达6年,且《公告》也明确表示,针对部分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这也给了市场较长的调整窗口期。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公告》的发布,提及对“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提供的半年过渡期,让厂商和经销商能够合理规划布局,尽快完成产品的切换和销售。
据悉,受市场等因素影响,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部分不符合RDE要求的国六b车辆库存积压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底,不满足RDE要求的库存车辆超过189万辆,含已采购部件的库存超过200万辆。
但步入2023年,车企均加大了清库存力度。尤其今年3月,全国甚至掀起了一场“汽车促销潮”。而此次“汽车降价潮”也大量消化了很多不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库存车,这也是3月份汽车市场优惠促销不断的主要原因。
对此,太平洋证券公司汽车行业分析员表示,从目前车市库存结构来看,本次国六b全面实施影响的主要是国六a和RDE试验结果为“仅监测”的国六b库存车。其中,RDE试验结果为“仅监测”的国六b车型库存规模大约为100万辆,但其被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仍有缓冲空间。而近段时间,车企、经销商也大力开展汽车降价促销活动,对于清理国六a库存车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采访中透露,随着车企大力去库存,截至目前,国六b非RDE车型库存已不足100万辆。对于这些库存车型,大概率会被厂家或者经销商降价促销出去,对于有购买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买车或是一个好机会。
去库存末期 消费者或可“捡漏”
虽距离7月1日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在走访昆明市多家汽车4S店时得知,国六a的库存车目前仍然有少量在售。
“店上现在还剩一台国六a的车在销售,价格可以比平时多优惠4000元左右。如果想要多点选择的话,可以抓紧去隔壁的吉利店问问,应该还剩十几台国六a的车在销售,这些车都有一定的优惠,比平时购买肯定是划算很多的。”昆明港鑫领克的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目前这种国六a的低价车数量不多,且车型、配置较为局限,但往往优惠力度比平时大上很多。同时,买这种车的消费者也无须担心车辆后续的维修保养以及使用受限。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要求,2025年7月1日前,家用车依然会沿用国五标准进行环保年检。因此,国六b标准实施后,排放标准达标的国四、国五车尚还可以放心驾驶,国六a的车型在使用上更不会有什么束缚。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昆明中升之星奔驰4S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店很早便在逐步去国六a车型的库存了,今年4月以后店里在售的车型已全部是国六b标准,因此对奔驰的影响并不大。”同样,面对“史上最严”的国六b标准即将生效,昆明宝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我们店里国六a的车型近期已经全部售罄,据我所知,其他几家宝马4s店可能也没有几辆库存了,面对此次政策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通过走访,我们不难发现,在4S店层面,国六a车型目前库存已相对较少,仅剩一些小众车型尚有库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想要‘捡漏’,消费者可以去资源车商处试试运气,许多经销商为了回款或者减轻库存压力,将国六a车型低价处理给了资源车商。如果届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等待这批车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上牌后集体流向二手车市场。当然,如果消费者还是希望有更多车型和配置可以选择,也可以关注6月份即将到来的昆明车展,或许结合车展的优惠政策也能选购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汽车。”
【早前报道】重磅!7月1日起这些汽车禁止生产、进口、销售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刘阳明
一审 曹婕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