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不发丧”、“垂死挣扎”、“自由落体”……

这些词语近来经常出现在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报道和评论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寒冬和危机。

房价下跌、需求萎缩、库存积压、烂尾楼泛滥,让人们不禁担忧房地产市场的前景。


(相关资料图)

那么,房地产市场到底是在回归本源,还是在垂死挣扎?

政府出台的一些救市政策,能否挽救房地产市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呢?

住建部长倪虹,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试图重新挽回民众的购房热情。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住建部第5次动员国人买房了。

在住建工作会议上、两会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会议上、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4次动员人们买房救市,结果不尽如人意。

住建部的救市政策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一是保交楼,解决烂尾楼问题,维护购房者权益;二是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降低购房门槛,提高购房信心;三是提高住房品质,改造老旧小区,探索房屋养老金制度。

这些政策看似有利于激发购房需求和信心,但实际上效果甚微。

原因很简单,这些政策都是在供给端做文章,并没有从需求端入手。

如果居民部门负债率高企、储蓄率不足、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不解决,那么即使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无法让人们拿出钱来买房。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后的延迟需求释放,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但随后的二季度,又戛然而止了。

三四线城市更是持续低迷。

从数据上看,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7%,销售额同比下降3.8%;待售面积同比增长9.4%,库存压力加大;

住宅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1%,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9.5%,开发投资增速放缓。

如今,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已经非常严重,供给端的过剩和需求端的不足,导致了房价的下跌和泡沫的破裂。

住建部的救市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原因和趋势那么,为什么房地产市场会出现这样的下行?

这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是有其内在逻辑和必然性的。

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狂飙猛进。

房价、地价、泡沫不断创造新高,靠透支房地产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也让居民部门和投资客背负了巨额债务。

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现象,因为土地有卖完的时候,需求有枯竭的时候,债务有背不动的时候。

大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容易受经济、高龄少子化以及债务上限影响的房地产,更不可能长盛不衰。

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征收、拆迁等方式大量供应土地,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土地财政收入。

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

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房价被推高,泡沫被吹大。

当土地资源枯竭时,房地产市场就会失去动力和支撑。

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对住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政府通过住房信贷、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方式大量刺激居民购房,同时也鼓励投资客进入房地产市场,形成了投机炒作的氛围。

然而,随着人们购房意愿的减弱,以及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饱和,甚至出现了逆向流动和去库存的现象。

最近几年,政府、开发商、银行、居民等各方都通过借债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扩张。

然而,一旦出现经济下行、收入下降、利率上升、信用紧缩等因素的冲击,债务危机就可能爆发。

当债务上限时,房地产市场就会失去信任和安全感。

不过,我们也不应该过于悲观或者盲目乐观,而应该理性地看待和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有些人认为,既然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供需矛盾和债务风险,那么就应该让市场自由调节

然而,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和不现实的。

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而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地方财政、社会稳定等密切相关的市场。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不仅会对房地产行业本身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会对其他行业和领域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据悉,2020年,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7%,而房地产业带动的相关行业对GDP的贡献率则高达18.4%。

房地产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四分之一左右的规模。

此外,土地出让收入达到8.4万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5%;而房地产税收收入达到2.9万亿元,占14.3%。

房地产业也为地方财政提供了一半左右的收入。

对于就业,房地产业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我国从事房地产业或事项相关产业的人,数量高达8亿,占全国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如果房地产市场崩溃,国民经济就会遭受重创,经济增长就会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地方财政就会遭受断崖式下跌,陷入财政困境,无法维持正常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还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和返乡潮,社会不稳定,民生福祉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这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房地产市场目前是在回归本源,挤水分的阶段,并不是垂死挣扎。

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节过程,也是一个必要的去泡沫化过程。

我们相信,只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房地产市场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