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报刊亭:不能逝去的街头书香

作者:王小蔓 牟柯 来源:巴中晚报

  报刊亭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风气不可或缺,她不仅方便了市民阅读及生活,也让城市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如今,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报刊亭似乎已经“失宠”。事实真是这样吗?近日,记者走访得知,不少市民对纸媒充满感情,他们希望能让报刊亭的那一抹书香一直延续。

  调查:市民希望报刊亭不淡出

  年纪稍长的人都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买报纸杂志,都得去邮局,费时又费力。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刊亭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巴城大街小巷,极大地方便了市民阅读。日前,记者走访了巴城部分报刊亭。一些市民表示,闲暇之余,他们都有到报刊亭买报刊杂志阅读的习惯。

  “我小时候就爱在报刊亭买些杂志、故事会来看,虽然亭子大小只有四五平方米,但它渐渐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12日上午9时许,巴城市民李先生在魁星楼广场的报刊亭买了份报纸。

  “我小的时候就爱在那里买糖,上了高中,就爱买《萌芽》《读者》《意林》等杂志。”在巴中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市民小佳表示,上学时,她居住的南坝片区有一个报刊亭,但是大学毕业回来便不见踪影,让她很怀念。

  “平时没怎么警觉,可是想要买杂志报刊时,就发现很难找到报刊亭了,有时候在街上绕几个圈儿,都不知道哪里才有报刊亭,索性就没了读书的兴趣。”家住巴城东方鑫村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不好找到报刊亭,他看杂志的兴趣也淡了。

  李女士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她看来,报刊亭除了给市民提供方便之外,应当成为书香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书报亭就是图书馆的街头延伸,对于来不及去图书馆阅读的人来说,站在路边就可以感受书香氛围。”李女士称。

  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街头少了报刊亭还真不习惯,希望街头的报刊亭一直存在。

  呼吁:巴城报刊亭需要"进化"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表示,要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来审视报刊亭,不仅不应该让报刊亭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反而应该对报刊亭加大投入,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传播文化与信息的便民服务窗口,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同时,也有很多市民注意到了巴城报刊亭经营的单一化,市民王先生就提出建议,希望报刊亭能够代售景点门票、电影票、火车票等。市民张女士则提出,报刊亭可以免费提供指路引导等服务,为外地来巴的游客带来一份温馨。

  “希望我们的邮政报刊亭也能拓宽经营范围,增加便民服务项目,比如代缴水费、电费、话费,代收快件等,将报刊亭升级为便民亭与文化亭。”市民李先生说。[!--empirenews.page--]

  部门:报刊亭将向便民亭发展

  据巴中市邮政公司统计,目前巴城共有15个报刊亭,其中江北区域有5个报刊亭,江南老城区有10个报刊亭。13日上午,从巴中市邮政公司发行投递局了解到,现有的报刊亭数量不会减少,且每年可以增加3—5个报刊亭,“不过这需要相关部门配合才行。”市邮政公司发行投递局负责人王局长表示,报刊亭可以解决一部分待业和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

  该负责人坦言,目前,报刊亭刊物的销量并不理想,而今后报刊亭的发展方向则主要是叠加一些新业务的便民亭。“叠加的业务主要有充话费、买机票或是交水、电、气费及代收包裹等便民服务。”

  “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时,巴城随处可见拿着报纸阅读的人,那时报刊亭和街上零售的情况都很好。”该负责人表示,电子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冲击很大,但是纸质阅读依旧很重要,而报刊亭为市民的阅读提供了方便。

  他山之石:

  杭州市的报刊亭除了零售杂志、报刊,还提供话费充值、充电充气、代缴电费、代售汽车票等10项便民业务,建立“便民服务站”,在政府、企业与市民之间搭建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

  郑州市将涵盖书报零售功能的便民点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成为“15分钟生活圈”的标准配套。

  无锡市的报刊亭升级后,已经不局限于销售报刊,而是成了“便民信息服务亭”。

  巴黎将报刊亭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并保留了下来,巴黎约有340个报刊亭,通常位于车站、地铁站、餐馆、旅游景点等附近。根据调查,50%的巴黎人把报刊亭当做一个碰面的地方;81%的巴黎人将其视为巴黎的一个象征;更有2/3的受访者对报刊亭“表示忠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