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考古证实:汉代吃火锅撸串儿喝酒很流行
曾经有一篇热帖,说的是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秦朝的咸阳城,就只吃“开水烫白菜”。这让人有一种感觉:当时的中国物产匮乏、烹饪手段单一,“吃货” 们并没有很多选择。事实果真如此吗?
沾枸杞的光?宁夏首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获批准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消息说,国家质检总局近日批准“中宁玺赞枸杞”“百瑞源枸杞干果及其制品”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宁夏
巴中的塔
我国现存塔最早的实物是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的小石塔,原来在山西朔县崇福寺内,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盗走;此外,云冈石窟中也有很多楼阁式塔的造型,河南嵩山嵩岳寺塔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砖塔。这一时期主要发展了楼阁式和密檐式塔,建材则是砖、木、石并重。
“活态”的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演出的部分地方戏《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都是巴中有史可考的历史故事剧,是研究巴山地区民俗风情、人物传说、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巴中皮影皮雕工艺又是研究巴山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它的造型艺术、雕刻艺术、表演艺术,均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保护米仓古道文化遗产 积极助推蜀道申遗
米仓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与申遗工作,规划要先行。互联网时代需要互联网思维,米仓道文化线路保护和蜀道申遗工作要做数字化探索,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米仓道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维修等过程中,提高保护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一家两代人 接力守护红军文物80余年
“一位村民向我们介绍,关公乡村民张中良家有文物,于是我们去到他家,发现了这两件物品。”恩阳区文物管理局局长杨静秋介绍,“斗”保存完好,属木质,是一个正方形敞口的“斗”,高22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36厘米。
巴中石刻获专家组大赞
巴中创建申报“中国石刻艺术之乡”工作汇报会召开,现场展出了56件唐代至明清时期的巴中民俗石刻砚。中国民协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四川省民协主席沙马拉毅,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等中国民协、省文联和省民协专家在会上纷纷对巴中石刻艺术表示赞扬,一致认为巴中具备申报“中国石刻艺术之乡”的条件。
省级非遗巴中皮影:常规剧目三百个 展现巴中风土人情
皮影人物的制作要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雕刻制作”等工序。皮影人物在民间被称为“门神”,因其制作过程与民间制作印制门神的木版画和门神人物相似而得名。目前,巴中活态皮影中以高1.4尺的“二门神”为主。
寻找巴中传统手艺:剃头匠
理发师,人们以前称呼为剃头匠,三百六十行里算一行,打清朝那时候传承下来的行当。最初,剃头匠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吆喝买卖,剃头挑子一头挑着剃头工具,为之“凉”;另一头挑着用来烧水洗头的小火炉,就是“热”了。
巴中非遗“江口醇酿造技艺” 博采众长香飘百年
巴中是古巴人的集聚地之一,后来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土家族移居于此并逐渐汉化。民族的杂居和交融使土家族的“咂酒”酿造技艺与土著巴人的“酊缸酒”酿造技艺得到了融合发展。“咂酒”和“酊缸酒”是江口醇传统酿造技艺的先祖。
“巴山背二歌” 源于劳动传唱千年
巴山背二歌歌词多为七言,既有独唱,也有一领众合的形式。歌词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往往托物言志,衬词常用实词,各歌词语言诙谐幽默,地方性较强,多用双关语,生动传神。旋律流畅清新,调式为徵调式,结构较为简单,多为上下句和分节歌。
古韵
南龛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龛摩崖造像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保存完好,这既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是巴中人民保护古迹、传承文化的历史见证。
全国可移动文物首次普查 巴中9万多件文物将有“身份证”
量身高、测“三围”、称体重、判断“年龄”、记录“健康”程度……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进行中,为的是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最新进展,共调查国有单位102万家。据了解,巴中市可移动文物共93522件正在接受普查,每一件文物都将有“身份证”。
揭秘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 出土文物都去哪儿了?
近年来,巴中市多次在施工或拆迁时挖掘出古墓,部分古墓里还出土了珍贵文物。这充分说明,巴中在历史上,是一个族群兴旺的宜居地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底蕴。那么,你知道这些文物出土后去哪儿了吗?出土后是怎样保护的呢?巴中如今又有哪些珍贵文物?
南江县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
连日来,南江县在各中小学校巡回开展了文物保护宣传活动,10万多名师生通过观看展板、现场咨询、阅读资料,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