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巴中的塔

作者:周书浩 张学金 来源:巴中日报

  糜岁月,敝形神。它们是时间的漏网之鱼,是历史的幸存者,是活着的文物,是人文巴中的见证……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名“佛塔”。苏轼诗句“老僧已死成新塔”即写此事。(《和子由渑池怀旧》) 

巴城南龛坡 重放异彩飞霞阁

  来历

  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波”(梵文音译,“坟冢”之意),汉代传入中土,与本土建筑结合形成“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波”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历经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用材料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14世纪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功能上分为佛塔和文峰塔两大类。

  我国的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刹在塔顶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这些形制由“窣堵波”演化。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公元三四世纪,即有三层塔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更多层等重层结构的塔出现。

  顾颉刚先生说:“塔层总是奇数,非七便九,非九便十一或十三。”(《双流游记》)

  佛教建筑“窣堵波”和我国传统建筑楼阁是塔的两大源头。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隋唐时,佛经翻译者创造出“塔”字,作为统一译名,沿用至今。后世的塔在“中国化”过程中,也为道家所用,并世俗化,衍生出观景塔、风水塔、文昌塔等不同功用的塔。[!--empirenews.page--]

  演变

  我国现存塔最早的实物是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的小石塔,原来在山西朔县崇福寺内,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盗走;此外,云冈石窟中也有很多楼阁式塔的造型,河南嵩山嵩岳寺塔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砖塔。这一时期主要发展了楼阁式和密檐式塔,建材则是砖、木、石并重。

  隋文帝杨坚为其母祝寿,分三年在各地建塔100多座。所建都是木塔,几乎毁于兵火,现存的隋塔仅有山东历城四门塔。

  唐朝保存下来的塔约有百余座之多,集中于中原、关中、山西、北京等地。唐塔早期为仿木结构,平面多是方形,内部多是空筒式结构,形式多为楼阁式和密檐式。与后来的塔不同的是,唐塔多不设基座,塔身也不做大片的雕刻与彩绘。

  宋塔多为楼阁式塔,或为外密檐内楼阁式塔。此外还有约两成的塔为造像式塔、宝箧印式塔、无缝塔、多宝塔等其他形制。宋塔平面多为八角形或六角形,偶见有四边形者,这与唐塔千篇一律端庄稳重的四边形产生了鲜明对比。宋塔每层都建筑有外挑的游廊,有腰檐、平座、栏杆、挑角飞檐等建筑部件,故而如杭州六和塔这样高大雄伟者亦不失轻巧灵动之感。唐代,塔是寺院的核心部分,大多建筑在寺院前院;而宋代寺院的核心地位被正殿取代,塔大多位于后院或正殿两侧。

  明清两代,出现了“文峰塔”这一独特类型的塔,即各州城府县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的塔,其修建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补全风水,或作为本地标志性建筑。“文峰塔”的出现使明清两代出现了建塔高潮,许多塔都是以“文峰塔”的形态出现并命名的。“文峰塔”建筑形制多样,或如笔、或如楼、或矮胖如墩台,这些异形塔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塔的建筑造型。[!--empirenews.page--]

  现状

  在巴中市现今辖区内,曾经有过众多的塔。或矗立于各州县治所附近的山头,或矗立于繁华津渡码头一隅,或矗立于交通要冲旁侧……数年前,记者在网上见到法国人维克多·谢阁兰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三月拍摄的南江县城的照片。照片中,县城南面荒芜萧瑟的“公山”上,两座白塔赫然在目,居高临下,俯瞰着简陋破败的县城民房。成都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的《南江县志》中《名胜古迹》章节“公山几水”条记载,由三山组成的“公山”,其中右边一座山就名“塔子山”。那两座白塔早已荡然无存,其他地方的塔,命运大致如此。

  建塔的材料是砖、石、木等。砖、石材质坚硬结实,但在灾难面前,又十分脆弱,不堪一击。自然界的损毁(风雨、水火、雷电、地震等)、人为的破坏(战争、政治运动等),再强大、坚固的东西也难能保全。

  时间有时也捉弄人,在众多古塔匿迹、消失时,也有为数不多的几座塔侥幸留存下来。糜岁月,敝形神。它们是时间的漏网之鱼,是历史的幸存者,是活着的文物,是人文巴中的见证……它们是巴州城区的凌云塔、回风亭(塔),恩阳区登科街道办事处的飞虹亭(塔)、渔溪镇的步月塔,平昌县灵山镇的冯家坝佛塔,南江县正直镇的六角文峰塔……

  除灵山镇冯家坝佛塔外,这些现存的塔基本上属于“文峰塔”,即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的塔,其修建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补全风水,或作为地方标志性建筑而建。其中最古老的,当属冯家坝佛塔,距今已有383年历史。

  凌云塔,又名白塔。凌云,直上云霄,谓之高。位于巴城东2.5公里的石长臂山上,占地275平方米,塔围29.44米,八方形,砖石合砌,13层,高42米。内有螺旋石梯120级,塔壁四周有瞭望孔40个。《巴州志》卷一《地理志·山川》:“堪舆家谓宜于此建塔,以培文风,久而未就,故山得名焉。道光十年,知州陆成本率州人始建凌云塔于其上,高百三十尺,并修塔院以护之。川北兵备道前四川学使会稽吴杰题曰:‘共登青云梯’,以为人文振兴之兆。字大径一尺余,书法遒劲,有平原风力,刻石嵌院壁中,甚为瑰伟。春秋佳日,州人士往来游言宴,遂成胜地矣。”

  志书所载“塔院”,已毁于“文革”,今存24张建塔石碑;2008年初夏,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此塔成为危险建筑,巴州区斥资修葺后焕然一新。

  凌云塔已有180多岁![!--empirenews.page--]

巴城西 欢歌曼舞回风亭(塔)

  回风亭(塔),坐落巴城西回风大桥头。一说是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为纪念董修武在本县城西修建回风亭”。〔见张心碧校勘、彭方成执笔《巴中县现代史大事记》(1912—1949),载《巴中县党史资料》(第三辑),中共巴中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4月)〕一说为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川军阀田颂尧倡建(当时巴中县属田颂尧的防区),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竣工。修建回风亭(塔)的原因是该地风大,修塔镇风,改善本地风水。(《巴中县志》卷十九《文化·文物·古迹》,巴蜀书社,1994年6月版)[!--empirenews.page--]

辉映巴城凌云塔

  回风亭(塔)建筑面积21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正八棱柱体,四楼一底,通高31米。由内室外廊组成,内室边长3.3米,各层内堂面积56平方米;外围八柱,为各层回廊支架;内室与外廊以粗木架梁,梁下用砖拱承重,楼面木板铺成;内室八面开窗,回廊八面设栏,外柱与楼栏有造型各异的图纹;五层渐次收敛,成八角椎体;亭前有砖石结构牌坊,其间与长廊相接,牌坊上书“回风亭”三字,田颂尧题;“文革”其间,牌坊、长廊被毁。近年来,巴城风貌打造,回风亭(塔)旧貌换新颜。[!--empirenews.page--]

蒸蒸日上飞虹亭

  飞虹亭(塔),又名青云塔、文峰塔。青云,高空的云,借指天空,谓之塔高。位于恩阳区登科街道办事处文治社区,后有塔院,建于清代。塔内空间开阔,塔院花木清幽。文峰塔擎天一柱,古朴壮观。适逢夕阳西下,恩阳河岸人来人往,河中波光塔影,岸上雄塔与水面倒影交相辉映,溢彩流光,美不胜收,寓目萦怀。置身其间,恍若步入梦境,使人流连忘返。[!--empirenews.page--]

恩阳渔溪镇太极村 一柱擎天步月塔

  步月塔,位于恩阳区渔溪镇太极村二组巴(中)阆(中)公路侧。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529平方米。砖石结构,楼阁式六边形攒尖顶,塔体层层内敛,11层。塔体通高35米,底边长3.45米。内设木质楼梯直通顶层,部分砖体印有“步月塔”字样,塔体各层各面分别开拱形瞭望窗,底层东南面开拱形石门,门楣石匾阴刻楷体“步月塔”及“清光绪庚子秋渔溪乡公建”落款。门柱顶端阳刻花卉,戏剧人物、故事图案,柱刻楹联。2009年9月,该塔被录入《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empirenews.page--]

平昌灵山镇 历经沧桑古佛塔

  冯家坝佛塔,位于平昌县灵山镇民意村冯家坝(古名“道子地”)村民冯义太家院中。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建,迄今383年,是巴中市保存的最古老的石塔。高9.5米,正方形;塔基边长1.45米,高1.2米;七级楼阁式石质结构,塔顶六角攒尖;塔身一、三、五、六层为正方形,二、四、七层为鼓形;各层开窗,层层上收;塔面刻动物、花卉图案。

  这里地形如龟,曾有佛教、道教两个寺观。人们在龟的颈部修建了佛塔,意为束住龟不让其跑掉,并与相邻的寺观交相辉映。当地已年逾80的村民陈学孟介绍,据他的先辈讲,这里过去是演兵场,佛塔上的孔,曾作为骑马射箭的目标。冯义太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时,佛塔摇来摇去,吱吱作响,最终安然无恙。”[!--empirenews.page--]

南江正直镇 大观在上文峰塔

  六角文峰塔,位于南江县正直镇宝塔社区(原宝塔村),小地名“塔子河”处。社区(村)因塔而命名,可见此塔当初是当地的地标。

  明末清初,正直坝[原为甑子坝,明清叫清花镇,民国初年因集镇有一石形似甑子而得名甑子坝;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更名镇子坝,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为嘉奖鼓励正直人民端庄正直更名正直坝]水害频繁,为镇河妖,当地人特修建文峰塔。塔共七层,高20米,塔底直径4米。塔中镌刻“一枝文笔冲星斗,万派长河锁水源”对联,横额“大观在上”。(语出《易经·观》:“《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意为人所瞻仰或盛大壮观的景象。)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