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井
40年前,我从巍峨的大山走出,来到了县城、市级城市,后来又到了省城。长期的城市生活,用的是自来水,喝的是桶装水。这种日子虽然持续了几十个年头,但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家乡的那口井。因为是它,为我的童年到青年提供了生命的源泉。同时,它还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悲伤、辛酸和欢乐……
老石榴
石榴是一种吉祥之果。其枝繁叶茂,尤其是火红的石榴花给人以热情、奔放和美的感觉,它被列为农历五月的“月花”,人们称农历五月为“榴月”。又因它果圆籽多,被喻为繁荣、昌盛、和睦、团结的吉庆佳兆,旧时作为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的象征。
记住乡愁,再出发
十年前,退休回祖屋常住的祖父开始主持续修族谱,那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印象中,续修族谱是一个漫长而冗杂的过程,我却幸运地参与了。最初、最直接的原因似乎是“好玩”,但祖父和父亲居然没有反对。于是,在暑假,在春节,在祖父寿诞等家庭重大活动时,回到故乡的我便时不时跟随祖父、父亲、叔伯、堂兄等一起拜访族中老人,踏访林中祖墓,拍摄百年老宅,并做了些校正墓碑铭志等工作,也借此尽览了故乡山水。在这个过程中,祖父和父亲还给我讲解了家族的渊源和相关历史、人文典故。“水有源,树有根,人必有祖。”这句祖父的口头禅我很快记住了。
雪已经落下
  雪已经落下  让心情靠近窗口  心房慢慢打开  期待盛满风景  游子步履匆忙  因为在远方  也有一个窗口的心情  无处安放  也有一个打开的心房  暮色苍
乡居(外二首)
  蝉声守护的门庭。乡居寂寂  但在乡下便不会有乡愁  喜鹊一大清早就在枝头对着窗口说  每个时辰的好景,可都要记住呀  一只蜗牛与一头水牛在田边相遇  不惊不
清明馍馍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家仍位于吃饱穿暖的温饱行列,要想吃点肉、喝些油,还得掰着指头等到逢年过节。也许是年后已有较长时间没有煮肉熬油了,母亲会在清明一早乐呵呵地宣布:“我们家今天烙清明馍馍。”听完母亲的话,我们兄弟姊妹一下子就乐开了花。
柏树丫烟
柏树丫烟熏了母亲一生,母亲总把柏树丫烟当成除百病的良药。80多岁的母亲,已经上千百次用柏树丫烟熏过祖辈留下的那几间快要倒塌的土墙瓦屋,还有两间茅草屋,让我们兄妹五个健健康康长大。可母亲的眼睛熏坏了,长年流着泪,眼睫毛都被熏掉了。她怕城市里的人看到没睫毛的她怪样,不愿跟我们一起在城市生活,躲在老家继续她的柏树丫烟生活。
春天,与故乡的最后告白(组诗)
  李花正白  李花正白,只有她还在路边候着  若是我再不回来,她可能也要走了  故乡把一张沧桑的面孔埋在荒草丛中,就像母亲  弯着腰身在地头劳作,不让我看到她
物语(四篇)
你说,这种生活我有法过吗?我常常想,我为什么不被一股强流卷到另一个星球。那里有美好的生活,有我想要的人类,梦,一定会在那里开花,结果……
舞蹈之路的酸甜苦辣
在跳舞的酸甜苦辣中,我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收获了快乐,增加了自信,我会以积极的态度去过好每一天、每一个精彩的人生瞬间。
挖脆子根
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随手拿过一土块,摔碎、用刀挑,还别说脆子根露在地上的确实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他的根又白又长,真还找不到头呢。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话,于是决定要继续挖。
麻柳湾大桥
拾级而上,来到麻柳湾大桥上。桥长四百三十多米,桥面宽二十九米。中间是双向四车道,两旁是人行道。只见各式各样的汽车在桥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各种年龄的人走来走去,熙熙攘攘。桥护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帆船,浮在水面上,好像要顺流而下,驶向远方;有的刻着两只凤凰,随风摆动,好像要飞上云霄似的;有的刻着一头狮子,张开血盆大口,好像要向我扑过来,让人不寒而栗;还有的刻着荷花苞,栩栩如生,好像随时都会开放一样……
野炊的快乐
老师领着我们从学校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踩着山道,走走停停,且看且听,有说有笑,开心的样子像极了春日里放飞的小鸟。尽管负重前行到底有些疲惫,兴奋劲儿却始终占着上风,我们辛苦跋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墨香存心萦
对于读书,我像一个杂食动物,读得很杂。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大凡能上手的,我都能拿起来囫囵吞枣读它一气,所以也就不能像专而精的研书大家那样,对《红楼梦》之类的大作总能读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来。但通过读书,我常常也能从所涉猎书卷中得到一些感悟。
佛缘佛头山
佛头山位于平昌县城所在的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溪三面盘绕,众山簇拥。佛头山原名佛陀山、也称佛图山,据说因“观音身边的佛头童子曾临此山降白龙镇守龙潭溪”得名。佛头山佛缘深广,上有宝光寺,中有极乐寺、佛山寺,下有古佛洞,东南山岭上,华严古寺侧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