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

特点一:截至10月末,22城供地计划完成率整体不足五成,三批次土地推出力度仍显乏力

截至10月27日,22城整体供地完成率不足五成,其中长春、重庆不足三成。

特点二:整体流拍撤牌率稳定,底价成交为市场主旋律

截至10月27日,22城已有16城完成三批次土地集中出让,整体流拍撤牌率11.3%,较二批次上升3.3个百分点;成交地块中达上限地块占比仅11.5%,较二批次下降13.5个百分点;底价成交占比达75.7%,较二批次提升17.0个百分点。

特点三:地方国资仍是拿地主力,财政部126号文或约束城投托底

三批次中,已成交16城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53%,较首批次、二批次均提升超15个百分点。其中无锡四批次土地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大幅下降至33%(2022年首批次、二批次、三批次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92%、55%、89%),可见财政部政策对于限制地方国资托底拿地起到一定约束作用。

关注点:在新的发展阶段,“集中供地”模式或将通过“因城施策”的方式调整

9月23日,22城中长沙供地云平台官方通知其土地推介方式将进行调整,今后不再按年度批次推介土地,更改为年度常态化更新。另外,2022年年初,厦门、济南、青岛、重庆等多地明确全年将进行四次土地集中出让,当前,无锡、南京、苏州已供应四批次,天津亦发布土地四批次预公告。此前武汉发布通知,9-11月计划集中供地四批次、五批次、六批次。

总结: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阶段,土地市场也将随之发生大幅调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短期来看,接下来,地方政府为稳定土地市场,预计会加大优质地块的供应比例并放松地块出让条件,市场较差的城市地价也存在下调预期,同时针对 “集中供地”模式、规则上,也存在优化可能。对企业而言,当前仍需保持“量入为出”,考虑到多数城市销售未见好转,周转速度明显放缓,拿地后项目能否实现去化应是企业首要考虑因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