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消费金融市场愈加激烈的竞争,微粒贷客户群体受到极大挤压。

作为我国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背靠大股东,自成立以来微众银行就备受关注。

2021年微众银行更是以68.84亿元,超过整个民营银行行业一半的净利润,连续5年蝉联民营银行“一哥”之位。


(资料图)

然而,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对于微众银行的投诉却屡屡可见,其中不乏关于其产品“微粒贷”及“We2000”的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及逾期恐吓家人等内容。

甚至还有用户表示从未在微众银行办理过任何业务,更没借过钱,却每天收到电话短信轰炸骚扰,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此外,还有用户表示没有开通过任何业务,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更不会有义务来往,其请求返款并解释清楚怎么回事。

除此之外,网络上对于微众银行此类“白嫖”个人信息的报道也并不少见。

【泄露个人信息】

12月17日,有用户在黑猫投诉表示,本人不是***(人名),也不认识***,也没在微众银行办理过任何业务,更没借过钱,却每天收到电话短信轰炸骚扰,影响我正常工作生活,该用户表示微众盗窃其个人隐私,并要求微众银行停止骚扰行为,赔礼道歉。

此外,还有用户表示,熟睡中无故扣款200元,但并没有开通过任何业务,也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更不会有业务来往,请求返款解释清楚怎么回事。

要知道,在黑猫投诉中,关于微众银行的投诉量超8800条,其中大部分关于其旗下产品“微粒贷”及“We2000”的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及逾期恐吓家人等内容,例如“因为收入不稳定,导致微粒贷借钱欠款逾期,微众银行贷后催收,在能联系到我本人的情况下,给本人通讯录家人朋友发短信打电话,泄漏本人隐私,还发短信威胁,要调取本人最近联系人以及联系村委,属于威胁恐吓,泄漏个人隐私,应当严处”等,在大量类似投诉中,前述用户的投诉并不常见,但也不少。

实际上,据媒体报道,早在2018年时,微众银行就在用户没有贷款需求及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查询用户个人征信,还因此在个人征信报告上留下了违法查询记录,甚至影响了个人买房贷款,无一不暴露出微众银行在客户审查方面的不足。

【业绩快速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微众银行于2014年正式开业,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其已陆续推出了微粒贷、微业贷、微车贷、微众银行App、微众企业爱普App、小鹅花钱、We2000等产品,服务的个人客户已突破2.5亿人,企业法人客户超过170万家。

其中,微粒贷在2015年上线,其上线仅一年,就累计发放贷款超400亿元,主动授信客户超3000万,贷款500多万笔,仅一年便实现了从0到400亿元的大突破。

基于微粒贷的兴起及经验,2017年微众银行又推出了首个全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微业贷”,受众直指贴近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广大经销商及供应商人群。

截至2021年底,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覆盖22个省、3个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触达小微企业累计超270万家,授信客户累计达89万家,发放打款金额累计超1万亿元。

加之一众优秀大股东的加持,微众银行成长飞快,2021年其净利润达68.84亿元,据《行长要览plus》梳理2021年19家民营银行年报后,发现仅微众银行一家银行的净利润就超过了整个民营银行行业的一半净利润,要知道其他18家民营银行净利润合计为67.48亿元,尚不及微众银行净利润水平,可见微众银行的赚钱水平及能力。

【不良率提升】

不过,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微众银行也难免受到各项银行业监管指标的束缚,例如,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4%、0.51%、1.24%、1.2%及1.2%,虽然相较于同行来说,此水平并不高,但对于微众银行来说,却意味着其内部风险的上升。

其次,受制于消费金融市场愈加激烈的竞争,微粒贷客户群体受到极大挤压,据了解,截至上年末,微粒贷超44%的客户主要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超80%的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和非白领从业人员,其中更是有较大部分人群从未在任何金融机构获得过融资。

此部分群体属于各大金融机构争相笼络的群体,就在前不久,微众银行还推出了“微粒贷合伙人”的活动,即以撒红包的方式鼓励老客户拉新,媒体报道,专业人士表示,此类粗放打法正反映了流量红利逐渐削减情况下的拉新焦虑。

在此背景下,微众银行规模增速也逐渐放缓,2017年至2021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67.5亿元、100.3亿元、148.7亿元及198.81亿元,增速分别为181.25%、48.6%、48.3%、33.7%及35.8%;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24.7亿元、39.5亿元、49.57亿元及68.84亿元,增速分别为262.5%、70.34%、59.66%、25.49%及38.87%。

侧面表现出,微众银行快速增长背后的另一焦虑一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