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公摊达46%违背基本常识吗?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的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公摊面积占比接近一半。面对公摊面积的过高占比,确实显得不合理,是否取消公摊面积,再度引起了争议。
按照公摊面积的定义,即楼房产权人共同所有的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根据相关的规定,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购房人的角度出发,他们支付了公摊面积的购买成本,而且缴纳了公摊面积的每月开支成本,已经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但是,在权利享受的过程中,则取决于公摊面积配套是否完善、公摊面积的公共区域属性与商业价值是否得到有效发挥。
公摊面积超过多少可以退房?
公摊面积超过购房合同约定的公摊面积误差比3%就可以退房。
公摊即谓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一般多层住宅公摊在15%以内,小高层和高层在20%左右,一般不超过25%,公寓类的要大一些,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30%。公摊面积大小是测绘部门进行测绘得出的,不是开发商自已定的,另外开发商在开始建设之前都要进行建筑规划审批,有了这个审批就表明他的产品是合法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房子公摊面积太大,那就认命或是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