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讲述康熙帝为治愈黄河水患,不拘一格提拔陈潢、靳辅两位治水能人,在历经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和朝政风波后,君臣逐渐平定河患,留下了让后世为之称道的丰功伟绩的真实历史故事。

是的,这算是一部历史剧,所有主要人物都有迹可循,时间跨度也很大,容量也足够。


(资料图片)

这部剧也挺多实力派演员,像奚美娟、梁冠华、黄志忠都是老戏骨了,但是最为年轻人所知的,估计还是在剧中饰演康熙的罗晋。

我们先来说说这部剧的前提: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一直饱受黄河水患之苦,所以很早就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以前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而且河道也原始,挖掘河道、建筑堤坝全凭人工,现在的我们不再受黄河水患之苦,一是得益于先人的持续治理与经验,二是有了更先进更科技的治理与监测手段。

但是在之前,黄河一旦发大水,那真的是影响多个省市,大量农田被毁,人员被大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尸横遍野,饿殍连天,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康熙确实是个很有大志的君主,毕竟他是“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他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等等,都是丰功伟绩。当然,其中也包括《天下长河》这部剧的主要剧情——治理黄河。

按照以前治水方法,就是开沟掘渠,深挖河道,让水位下降,水流变缓,这也是之前治水名宿大禹、李冰等人的方法。

这种方法固然有效,但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黄河泥沙量太大了,水流变缓,反而更加容易加大泥沙的堆积,所以每年挖,也抵挡不住难得一遇的那种洪水。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十六年(1677)之间,黄河、淮河、运河连年溃决。

其中的康熙十五年,更是七州县发洪灾,令康熙也是头疼不已。

当时郁郁不得志的陈潢偶然间认识了靳辅与康熙,听到了他独特的治河理念,康熙下定决心让他治河,并许诺只要他专心治河,其他的自己都能帮他解决。

但是陈潢向来说话心直口快,也不怕得罪人,康熙知道他不适合官场,所以又任命懂河务又务实的靳辅为河道总督,让陈潢辅之。

陈潢继承和发展了明代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主张把“分流”和“合流”结合起来。

“束水攻沙”其实就是水束起来了了,水流就会加快,把泥沙冲走。还设置减水坝,都是此前从未见过的东西,加之他们在朝中并无党附,为官又清廉公正,掌管的河道又涉及到很多高层官员的私利(有官员通过运河贩铜等),所以经常被弹劾,但是康熙一直保持初心,力保他们,甚至前期每年拿出一半的国家财政收入给他们。

但是后续,因为平三藩、收台湾消耗了大量库银,后面又要平准格尔叛乱。根本没这么多的钱给到陈潢、靳辅修堤建坝。于是听信他人谗言,说他们“屯田扰民”,于是放弃他们的治河理念,革职查办了他们。

靳辅只是被革职,告老还乡,而陈潢,就这样被囚禁,直至病逝。

虽然后面再次发大水证明陈潢、靳辅是对的,但是为时已晚,幸好他俩留有治河手册,供后人借鉴。

你说康熙不知道陈潢、靳辅为人嘛,他们被抄家时,总共查获银子不足5两。只是康熙他更想把这笔钱用于打仗而已,当一个皇帝心里有了决断,说啥都徒劳。

当然也有一些向着陈潢、靳辅的官员,让他们顺着皇上的意思办就好,后续出事了,皇上自然之道自己错了。但是他们不想用数百万百姓的生死来证明他们是对的,宁愿一死。

说回陈潢、靳辅俩人,在剧中,他们跟圣人无异了。他二人基本没在河道衙门很享受的待过,一直跟河工们奋斗在一线,自己亲自去建工程,亲自测量河水深度、河床高度,十年如一日。

自己每年的俸银也都补贴在了河道上,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的河道官员,抄家时总共加起来不足5两银。

他们治理黄河完全是为了百姓,不贪权,不贪财,任劳任怨,如果要说有一点私心,就是渴望治理好了黄河,能够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这样的人,确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也许这就是戏剧的需要,前期塑造的越清廉,后面就会越悲壮,这就是戏剧的张力。

再来说说剧中我想说的几个角色吧。

一是陈潢的结拜兄弟:徐乾学跟高士奇。

三人落魄时结拜,后面同朝为官,方向却各异。

起初看起来,我觉得高士奇后面会变成大坏人,站在陈潢的对立面。因为他太机灵了,才学过人,能说会道,也很懂人情世故,很容易跟别人同流合污。

当然,当官之后,确实也顺势同流,但是他还是挺看重情义的,虽然其中有的是皇上的旨意,但是确实也是帮了他的兄弟陈潢很多忙,就是因为心眼子太多,所以康熙对他也是若即若离。

至于徐乾学,太懦弱了,总是被有心加害陈潢之人领着走,最后关押、审讯陈潢,致使陈潢病逝牢中的就是他。

人不可貌相,兄弟本该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但是在利益特别是生死面前,这些就很容易瓦解了。

二是康熙的奶奶——孝庄。

我记得有部剧就叫《孝庄秘史》,这个女人还是很厉害的,有政治头脑,有魄力,如果她想,完全可以成为清朝的武则天。

康熙起初不能制服的一众大臣,被她一番谈话,全给镇住了。她还每次都在康熙郁闷的时候开导他,在康熙犯错时训斥他,教他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

三是康熙底下的两大臂膀:索额图跟明珠。

他们两个,对于百姓来说,肯定也算是贪官污吏,但是也是有能力,能处理好底下的事务与人员。他们在朝中分成两大势力,明争暗斗多年。

对于康熙来说,他俩却是相互制衡,让政局稳定的棋子。他俩都知道,康熙很希望看着他俩斗,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再争斗,达成统一了,反而会引起康熙的忌惮,特别是在康熙的前期。

而剧中他俩的斗嘴,也是贡献了剧中诸多名场面,当然,有时还有高士奇。

最后也都是凄惨收场。

四是认死理的官员——于振甲。

这个人是我最想要说的,因为好几次都是因为他的固执己见,导致黄河大决,让靳辅、陈潢功亏一篑。

但是呢,他又确实是个清廉的官员,不同流合污,穿的都是补丁衣服,很爱惜百姓。

只是他既固执,又迂腐,人家巴结他的,他油盐不进,跟他讲道理、劝阻他的,他也听不进,就觉得自己是对的,认死理,反而害死了许多百姓。要说靳辅、陈潢有这样悲惨的结局,他也有一定责任。

靳辅说他一段话说得很好,大概意思就是,不要以为自己作风清廉就是清官,真正的清官是明事理,断事公正。

估计很多人全剧最讨厌的人就是他了。

总之,看完你会觉得,迂腐有时真的比奸诈更可怕。

还有一个就是贪官王光裕的女儿——柔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