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味发言是指带着对对话另一方的不尊重,在谈话间透露出一种蔑视的味道,喜欢控制别人的行为。

其实,“爹味”和年龄、职业没有关系。网友们嘲讽的是“明明不是我爹,却管得比爹还宽”的一类人,这类人往往高高在上随意说教、卖弄专业以博艳羡、打压他人以维系地位、故作高深来塑造形象,令人厌恶却又避之不及。

年轻人为什么这么反感爹味说教?

一些所谓的前辈,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向年轻人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不自觉地就陷入了说教当中,对于被说教的年轻人,难免会激起排斥情绪。

其实真正的爹味大家是能接受的,但是只有亲爹才会真的为我们负责任,并且说完后还会帮我们,甚至倾其所有默默无私地支持我们。

而现在爹味已经变成了一种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年龄,只是为了满足自身优越感的说教方式了,所以年轻人才会对爹味式说教有这么大反应。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以后对下一代来说,我们不也会变成这种人吗?所以,我们在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怎么样才能避免爹味呢?

白岩松有一句话还是值得我们学的,那就是——等是最大的尊重,说得很合理。其实等的核心就是“不要评判”,再具体点就是不要随意用你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因为一旦话语中有了评判的感觉出来,就会有阶级上下之分、道德高低之分,爹味这个词本身没啥问题,只是那种爹味的说教方式让人嗤之以鼻。

著名歌手李建有这么一句话“很多人年龄长大以后,会觉得自己有一些阅历,有些经验了,但我告诉你,有些来自老人的经验是非常可怕的,是非常不值得借鉴和分享的,其实任何经验都不具有普适”。

其实爹味就是一种沟通方式,它不表面上的要有当爹的尊严、当爹的语言,真正的爹味是作为父亲必须要有父亲的主见、逻辑和思维,以接力棒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人。我们在跟人沟通时,很难完全避免爹味,如果遇到了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给自己给别人造成太大压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