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黑色系和化工品重挫 铁矿石重挫3.44%

作者:小邢 来源:巴中在线

  周一(8月29日)商品跌多涨少,黑色系金属与化工品重挫,截止下午收盘,铁矿石重挫3.44%,乙烯大跌3.25%,丙烯、螺纹钢、玻璃、锰硅跌逾2%,甲醇、郑棉、焦炭跌逾1%,涨幅方面,焦煤上涨1.92%,玉米上11.31%。

  供过于求局面短期难改

  供给侧改革正在推进,黑色系商品市场也在去产能、资金、环保以及天气等因素共振下火爆起来。对此,行业专家呼吁,煤焦钢产业链并没有完全摆脱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应保持冷静。

  “市场应理性看待近期煤价回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董跃鹰说,当前煤炭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董跃鹰分析,当前煤炭总需求并没有增加,前7个月全国煤炭消费量下降了4%,煤价之所以回升,主要是因为去产能、控产量,煤炭产量比需求下降更多。另外,还受到了季节性因素以及局部地区的洪涝影响。

  对于后市,董跃鹰认为煤炭市场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他说,从需求看,初步预计今年全年煤炭需求还将有所下降,其中电煤需求还将减少。从供给看,当前煤炭行业去产能总进度仍比较迟缓。此外,随着煤价的回升,一些已经长期停产停工的中小煤矿可能复工,市场依然存在下行压力。“随着后期用电负荷回落,夏季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偏紧的状况将趋于平稳,预计煤炭价格在恢复性上涨之后将逐步进入相对平稳阶段。”董跃鹰说。

  对于钢材,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徐林认为,行政化推进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并非易事,产能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他预计,未来钢铁行业仍将面临成本端和需求端两头受挤压的局面。由于下游传统加工业需求不振,钢材价格难以拉升,钢铁行业持续盈利缺乏支撑。

  “8月份钢材市场处于消费淡季,下游需求平淡;‘金九银十’,受雨后重建及建筑业、机械行业、汽车等市场用钢需求增加影响,钢材需求有望回升,但造船等行业或延续下滑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同样表达了对下游需求的担忧。

  任竹倩则认为,今年实际用钢消费将继续减弱,预计全年国内粗钢实际消费量在6.9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不过,考虑到去产能、环保、洪水灾害及四季度季节性收缩对粗钢整体产量影响明显,钢价可能围绕成本线上下宽幅震荡。

  PP期价面临回落风险

  7月底以来,PP期货持仓量逐步下滑,近月1609合约上的多空博弈告一段落,资金移仓带来主力1701合约阶段性偏强。而随着G20杭州峰会召开,石化装置检修利好逐步兑现,PP面临回落风险。

  8月中旬以来,宁波台塑、中沙石化以及天津石化等PP装置相继检修,国内PP装置开工率下滑5个百分点至77%水平,其中拉丝生产比重下滑近10个百分点至29%,随着G20杭州峰会临近,镇海乙烯、绍兴三圆、宁波富德等累计140万吨装置计划月底开始检修一周,届时PP供应面临进一步收紧压力。而随着 9月中旬石化装置检修陆续结束,PP市场供应将趋势性增加。

  此外,由于当前PP生产利润丰厚,部分石化装置负荷提升至100%— 120%,且神华新疆以及中天合创新建的煤制烯烃装置计划10月前后投产,广州石化20万吨新建的油化工装置计划11月投产,常州富德以及青海盐湖镁业累计30万吨PP装置也计划于四季度投产,一旦这些装置如期投产,PP市场供应压力将陡增。

  从进口方面来看,近期PP外盘价格连续走跌,内外盘价差已经由前期倒挂转变为正挂200元/吨以上,预计后期PP进口量也将逐步缓慢回升。

  目前整个PP上下游产业链利润集中在上游生产环节,中间贸易商利润微薄,下游塑编和BOPP膜经过近期的补涨后利润稍有修复,但仍维持在低位。当前下游塑编企业为维持生产经营仍采购粉料来缓解成本压力,开工率缓慢回升至65%,原料库存多备货在12天左右。BOPP膜厂开工率下滑至66%,原料库存稳中下滑至5天,产成品库存累积至8天水平。据了解,为迎接G20杭州峰会召开,浙江地区会有接近70万吨BOPP装置产能进行为期两周的检修,基本可以抵消浙江地区上游PP生产企业140万吨的产能检修利好。后期PP下游企业需求延续不温不火局面概率偏大。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