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2月13日电(林郑宏)沪深两市13日早盘走势分化,沪指窄幅波动,创业板指一路震荡下行跌超1%。盘面来看,抗疫主题类个股集体调整,但人气龙头如新华制药、振东制药等仍受到资金追捧。养殖业个股大幅走高,正邦科技、广弘控股等多只猪肉概念股涨停,食品饮料板块亦涨幅居前。两市超1800只个股上涨,总成交额略超5000亿元,深市缩量明显。

至午间收盘时,上证指数报3172.36点,跌幅0.21%,成交额约2025.6亿元;深证成指报11315.97点,跌幅0.73%,成交额约2996.5亿元;创业板指报2372.67点,跌幅1.2%,成交额约1014.24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热点板块

板块方面,养殖业、旅游酒店、预制菜、乳业等行业和概念涨幅靠前,抗原检测、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数据安全等行业和概念跌幅靠前。

机构观点

东吴证券:市场在3200点附近展开调整,市场上升趋势已经成形。这种情绪化的调整可能节奏上会比较剧烈,但由于明年经济复苏的预期强烈,调整中机会将大于风险,新能源、环保、信创、消费、农业安全等会是潜在的几个方向。

国盛证券:人民币重新坚挺,一举升值破7这个重要关口,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被再次确认;美联储在抑制通胀和触发衰退之间摇摆,叠加近一个月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走势,美联储加息脚步恐将放缓,利好全球风险资产。A股正处于中长期底部区域,指数突破60日均线后缩量整理,场内分化是正常现象,蓄势后反弹行情有望延续。

消息面上

十二部门: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3年6月,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查处机制基本建立,部门和地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态势得到较好控制。到2024年6月,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的长效机制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市成立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 加速紧缺药品流转

从北京市药监局了解到,北京市协调交通委、商务委等各个部门,成立了以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为成员单位的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为批发企业协调物流运输、打通各种渠道,全力以赴保障批发企业可以拿到货、运好货,送到零售企业。结合解热镇痛类药品国际采购建议清单,北京市协调组织电商平台开展国际采购,争取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调配货源,全力保障医药物资用品供应。同时协调北京市防控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及医院对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批发、零售环节流转,打通药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罗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