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为什么叫臭氧?
确实有味道+是意译的(因为翻译得早)。
人类很早就发现雷击过后空气中有异味。1785 Van Marum在做电火花处理氧气的实验时将嗅到的异味归因于电,命名为“电臭”(electrical odor)。(拉瓦锡命名氧气在1775年,伏打电堆是1800年发明的,Van Marum的这个实验又有电又有氧,真的太过超前了。)
1840年巴塞尔大学物理和化学教授Christian Schonebein确认了“电臭”是一种物质,命名为Ozone,来自希腊语 ózein (ozein)意为“嗅”,"to smell, give off an odor"。同源词有odor和osmium(锇)。
看了发现臭氧的历史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化学鉴原》(1871)里会把Ozone译为“臭养气”了,后来“养气”改为了“氧”,所以就有了“臭氧”的说法。
上面《化学鉴原》这段写的比现在很多卖臭氧相关产品的宣传软文都要清楚且靠谱。
另外注意早年间是不区分元素和单质的。oxygen→养气→氧。
补充说明一下,smell 普通词汇,指气味,没有特指香或臭,形容词smelly一般指有臭味的;odor 书面用语,指气味,通常指让人感到不愉快的气味,形容词odorous可以指香的也可以指臭的;stink指恶臭,形容词为stinky;scent指特殊的气味,狗闻味寻踪的那种,也指“香气”,普通词汇。
smell,stink来自古英语,scent,odor拉丁语,ozone,osmium希腊语。类似water(古英语)、aqua(拉丁语)和hydro-(希腊语)都表示水,但几个词使用的场景不同。
臭氧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臭氧O3是空气中氧原子O+氧分子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气体,是纯净物。
涉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制造臭氧的环节,除了生成臭氧外还是否生成了氮氧化合物。
在制造臭氧O3的过程中,取决于制造臭氧的设备水平,除了氧原子O与氧分子O2的结合形成臭氧O3,还会造成氧原子O与空气中的氮原子N反应形成氮氧化合物。
在纯净物与混合物的表现形式上,高纯度的臭氧闻起来是腥味,如果臭氧+氮氧化合物的话闻起来是臭味。
臭氧是单一分子结构的物质,主要是考虑制造臭氧的水平,水平高没有氮氧化合物是纯净物;水平不行的话,制造臭氧又生成氮氧化合物的话,也可以理解为混合物。
在国内绝大部分的臭氧设备中,在制造臭氧的同时,还会生成氮氧化合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