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许氏平鲉体内检出的放射性物质铯活度超标,达到日本《食品卫生法》标准值(每千克100贝克勒尔)的180倍。捕获地点是铯活度较高的排放水流经区域,此前也曾发现过超标的鱼。核电站方圆10公里内未实施捕鱼,东电设网避免鱼群外游,但仍有必要查明原因并追加应对措施。

共同社消息,东电解释称,力争夏季前后开始排海的处理水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氚不会在生物内积聚,正在对包括铯在内的其他放射性物质进行净化处理直至低于排放标准。

此次捕获的许氏平鲉长约30厘米。铯活度高达每千克18000贝克勒尔,东电表示考虑到靠近海面的海水平均值为每升约5贝克勒尔,依然是“无法解释的高活度”。

可能的原因是收集核电站厂区内雨水等的“K排水沟”。最初与外海连通,曾多次发生受污染的高活度雨水沿厂房和瓦砾流至外海的问题。因此2015年将排放口调整至港湾内1至4号机组靠海一侧防波堤围起的区域。该区域内海底土壤的活度超过每千克10万贝克勒尔,海底附近海水的活度也可能升高。

东电今后将对海水展开详细调查,还计划以混有水泥的土覆盖海底,并设置高强度网围住区域出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