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空腹喝水的好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起床后都会习惯喝上一杯水以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实际上,我们虽然没有口渴的感觉,但人体在夜里呼吸和身体的蒸发汗液都会损失一部分水分,仍然会因缺水而导致血液黏稠。所以在早晨喝一些水是有好处的,可以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还可以把肾脏代谢产物排泄出去。

一般而言,清晨空腹喝水的好处在于:

1、补充水分:晚上睡觉时,人体虽然不处于运动的状态,但是水分也会通过尿液、皮肤、和呼吸等消耗掉。特别晚饭如果吃的比较咸的食物,早起就感觉特别的口渴。此时一杯水,可及时的补充身体代谢丢失的水分。

2、预防便秘:很多人由于肠胃的原因,在早晨起床之后会经常性的便秘。每天早晨起床之后一杯水,可以有效的促进胃肠蠕动、湿润肠道、软化大便促进大便的排泄。如若长时间坚持下去便可以预防肠胃不舒服导致的便秘。

3、调节肠胃:经过一晚上的代谢,早上起床后人体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候喝一大杯水即可以达到清洗肠胃冲淡胃酸的效果,还可以使一天三餐的营养得到充分的吸收。

4、清醒头脑:早晨起来之后很多人脑子可能会有一种迷迷糊糊、不清醒的感觉,这时候喝上一杯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5、降低血稠:睡后缺水使人体血液黏度比较高,导致血液循环怠慢。这也是为什么早晨起来的时候脑梗塞发病率比较高的原因。此时一杯水可以有效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早晨空腹喝水原则有哪些?

喝什么样的水:新鲜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煮沸而来,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含钙、镁等元素的硬水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汽水和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大都含有柠檬酸,在代谢中会加速钙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钙的含量,长期饮用会导致缺钙。

喝什么温度的水:有的人喜欢早上起床以后喝冰箱里的冰水,觉得这样最提神。其实,早上喝这样的水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此时胃肠都已排空,过冷或过烫的水都会刺激到肠胃,引起肠胃不适。晨起喝水,喝与室温相同的开水最佳,天冷时可喝温开水,以尽量减少对胃肠的刺激。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20℃至25℃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凡是习惯喝温、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氧酶的活性较高,新陈代谢状态好,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积累减少,不易感到疲劳。在头天晚上晾开水时一定要加盖,因为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会失去活性。

喝多少水为宜:对大多数人来说,早晨喝150~200毫升的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量。不建议多饮,一杯足以达到保健效果,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妨碍食物的消化。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人士应特别注意喝水的量,高血压人士本身血容量偏高,此时如果喝水过量,反而会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变得更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