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传染源为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疟疾的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再次感染同种疟原虫,临床症状较轻,甚至可无症状。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水肿等凶险发作。

治疗上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给予补液及抗感染治疗。

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病死率很低,而恶性疟的病死率较高,而且可出现偏瘫、失语、斜视、失明、小脑共济失调和精神异常等多种后遗症。

疟疾目前的流行地区

迄今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仍很严重,世界人口约有40%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疟疾仍是非洲大陆上最严重的疾病,约有5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全球约有1亿人有疟疾临床症状,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陆,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超过200万。亚洲东南部,中部也是疟疾流行猖獗的地区。中南美洲仍有疟疾流行[2]。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