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与免疫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神经-肌肉街头处运动信号传递障碍。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群出现易疲劳性的肌无力症状,具有波动性,表现为早晨轻微,晚上严重,在持续活动后加重,但休息后可缓解。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由于眼外肌无力引发的非对称性上睑下垂和双眼复视。

重症肌无力目前主要的治疗有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和病因治疗。

如果呼吸肌功能受累严重会引起呼吸困难,出现危及生命的重症肌无力危象。

重症肌无力治疗效果取决于患病严重程度以及病因。如果是胸腺瘤或者胸腺增生导致的肌无力,可以手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以自愈,恢复良好。但大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治疗难度大,疗效相对较差,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肌无力主要表现是什么?

肌无力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一般病情严重、病程长,且难治。各种年龄组均可发生,多发生于15~35岁,男女发病比约1:2.5。起病急缓不一,多隐匿。症状可暂时减轻、缓解、复发及恶化,常交替出现,经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部分恢复。儿童型重症肌无力指新生儿至青春期发病者,除个别为全身型外,大多局限为眼外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