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江西上饶余干县,一群孩子在信江沙港大桥附近水域玩水时发生溺水,当时造成4人死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6日下午4点左右,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和北部湾交汇海域发生一起溺水事件,造成4人死亡,其中3人为学生;

6月28日下午,厦门自然家园小区室外游泳池一名8岁左右的男孩溺亡......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已发生数起溺水事故。我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曾昭告诫广大家长,暑假天气炎热,中小学生及大学生多喜爱游泳戏水,但是盲目下水游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家长应绷紧‘安全弦’,重视安全警示教育,防范于未然。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l常见的溺水原因有哪些?

曾昭介绍,每年暑假,医院急诊科都会收治数例因溺水急诊入院抢救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其中有本身不会游泳贸然下水的,但也不乏会游泳,因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溺水的,分析原因,大致为以下5种:

1、游泳池溺水:呛水、疲劳、抽筋、误入深水区。

2、意外落水、溺水:水边玩耍、捡拾物品、错误下水施救

3、野外游泳溺水:被水草缠住、陷入旋涡

4、入水方法不当:如高处跳水时撞到墙壁或石头等硬性物体而受伤所造成的意外事故。

5、冒险潜水:由于憋气时间过长,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脏骤停。

l如何辨别溺水发生?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此时心跳呼吸停止时间不长,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果未能及时施救,溺水者一般4-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曾昭提醒,仔细观察这7种迹象: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5、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6、小孩子戏水玩耍时一般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惕。

l溺水致死的原因:

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l如何对水中溺水者正确施救:

曾昭表示,溺水者往往表现为惊慌失措,本能地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抓到的东西,包括施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到岸上,就不要贸然下水去施救,特别是未成年人,不主张下水施救,应及时呼叫大人,拨打急救电话。

以下是发现溺水者后施救的正确方式:

1、没有大人在旁时,可寻找周围可利用的结实的绳子、竹竿或救生圈,让溺水者抓住绳子、竹竿的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

2、成年施救者正确应用仰泳、侧泳或其他方式将患者抱上岸。对于精疲力尽的淹溺者,抢救人员可从头部接近;对于神志清晰的淹溺者,抢救者应从背后接近,用手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l如何对救上岸的溺水者正确实施急救?

1.切记!不管哪种控水法都是错的。

曾昭强调,以上两种控水方法都是错误的。《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明确指出:由于大多数淹溺者只吸入中度的水分,且吸入的水分很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水分不会成为气道阻塞物。有些溺水患者甚至根本没有吸入任何东西,可能只是出现了喉痉挛或呼吸窒息。此时使用腹部冲击法或海姆立克急救手法都是没有必要的, 还可能会有潜在危险。

曾昭提醒,溺水最严重的危害后果是低氧血症。因此,发现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争分夺秒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要领】

心肺复苏

①将患者仰卧平放;

②救生者跪在患者大腿两侧或身旁;

③两手掌相叠,掌根按胸骨下端,两臂伸直;

④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力量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胸骨下陷达胸廓前后径的1/3(成人5-6cm;儿童约4-5厘米)。

⑤上体复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

⑥动作要连贯迅速,每分钟至少100-120次。

【人工呼吸要领】

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头举颌法

①将患者仰卧平放,在颈下垫衣物使头部稍后仰;

②跪蹲在患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

③深吸一口气,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吹;

④吹进约500-600ml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注意胸部有无起伏。(注意:儿童吹气量不宜过大,达到胸廓有起伏的最小潮气量即可)

l暑期防溺水,家长请告诉孩子们这些注意事项: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严禁到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游泳、戏水。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的患者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还容易把病传染其他人。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不宜游泳。

另外,家长需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带着孩子观看各类溺水的新闻、视频,分析溺水的原因、危害,提醒孩子不要以身冒险。家长带着孩子下水游泳时,应选择正规游泳池或安全水域,守在孩子身边,切记不要自己在岸上玩手机,让孩子离开视线。

【相关链接】

游泳中出现手脚抽筋怎么办?记住医生教的这些方法。

“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曾昭建议,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并且离岸边很近,应马上停止游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在水中解除抽筋的方法:

①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除为止。

②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③小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伸直,就可以得到缓解。如一次不行,可连续做几次。

④大腿抽筋时,吸一口气,仰卧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最后用力向前伸直。

供稿丨急诊科编辑丨陈颖审核丨李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