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以下“粤东医院”)获悉,9月29日上午,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下称SMA)的11岁男孩陈果毅在粤东医院顺利完成了第1次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这是诺西那生钠纳入国家医保后,在梅州首次鞘内注射成功。


(相关资料图)

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一。SMA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肌无力、肌张力低、肌萎缩,正常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受限等。

“SMA作为罕见病的一种,目前国内唯一的治疗方案就是使用救命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粤东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饶俊平说,这是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2019年4月28日在中国上市,并成为中国首个能治疗SMA的药物。今年1月1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正式纳入医保,并从70万元一针降至3.3万元。

“原本‘天价’的救命药,如今普通家庭也可以承担得起。”据饶俊平介绍,经过医保报销,患者实际上打一针只用花几千元。“此外,随着医院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罕见病患者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不用再去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这也是实实在在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饶俊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手术开始前,医院举行了多学科会诊,在确保诺西那生钠注射万无一失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出一套后续的方案,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与大部分罕见病不同的是,SMA是一种具有临床异质性的罕见病,即虽然致病原因一致,临床表现却有不同。

SMA依据发病年龄和获得的运动功能,从重到轻被分为0、Ⅰ、Ⅱ、Ⅲ、Ⅳ五个类型。SMA-0型患者病情最重,出生后就会发病,需要依赖呼吸支持。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患有SMA-Ⅰ型的婴儿在没有呼吸干预的情况下,无法活到两岁。而SMA-Ⅱ型患儿则常于出生后6-18个月内发病,能够独坐、写字,如果得到专业护理和照顾,可以活至成年。

陈果毅在16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为SMA-Ⅰ型患者。从那时起,他经历着呼吸之难,肺活量只有正常人的1/5。但他通过学唱歌,不断练习肺功能,奇迹般地登上舞台唱歌;并且在他的爸爸陈海琼的帮助下,练习站立、书法等。

陈海琼说,很早之前,他便开始关注这个药,但因为价格昂贵无法承担。此次注射,他希望能改善儿子的身体状况。

科普: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SMA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肌无力、肌张力低、肌萎缩,正常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受限等,运动发育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甚至无法完成如咀嚼、吞咽、呼吸等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动作,但智力发育正常。SMA发病率约为1/10000,人群致病基因携带率约为1/50。

预防:

由于SMA病情严重、人群携带率高、检测方法可靠经济、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行,2008年ACMG(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建议,不仅有SMA家族史的夫妇应接受携带者筛查,而且所有种族和民族的一般人群都应接受SMA携带者筛查;2009年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建议孕前和怀孕早期的妇女应进行SMA携带者筛查。

携带者筛查的适宜人群有两种:

确诊为SMA患者的家庭成员,SMA患者或携带者的配偶等高危人群以及一般人群。

【全媒体记者】陈泽铭

【通讯员】钟玲芬 翁滔华

【作者】 陈泽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