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2016房价走势最新消息:二线城市地王频现对楼市有什么影响?

作者:小雪 来源:老钱庄财经

  二线城市地王频出楼市火爆 南京厦门等地库存下调

ae2a851c3be131c7.jpg

  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在二线城市继续“高调”的背景下,房地产库存继续下行。其中,合肥库存套数16198套,181.8万平方米,库存面积同比下滑63.9%;南京库存套数24625套,302.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53.9%;苏州则以23908套,388.8万平方米库存,同比下调49.6%。

  业内人士指出,在一线城市购房收紧下,资金出现外溢,一线城市周边以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市场活跃。这种情况下,控制房价的压力明显增加,合肥、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政策收紧预期愈演愈烈。

  火爆 库存剧减 价格跳涨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重点监测的10大城市库存明显减少。具体来看,十大一二线城市合计库存为36.77万套,4834.7万平方米,环比4月份的4948万平方米继续下调2.3%,而同比方面,跌幅更是高达27.4%。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一线城市中的上海与深圳在政策影响下,库存出现了增加,但被称为“四小龙”的南京、厦门、合肥、苏州二线城市库存却依然快速下调。

  具体来看,截至30日,5月南京库存套数24625套,库存面积302.5万平方米,面积环比下调16.3%,同比则下调高达53.9%;厦门方面,库存套数17614套,库存面积245万平方米,库存面积环比下调15.3%;合肥方面,库存套数16198套,181.8万平方米,库存面积环比下调5.8%,同比下调高达63.9%。

  张大伟认为,3月份一线城市出台不同力度的约束性政策,抑制了一线城市的价格上涨,而且从限购、限贷政策看,二线城市目前的宽松程度也最大,导致市场活跃。[!--empirenews.page--]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一线城市的房价偏高,部分投资投机资金开始撤出一线城市,进入二线城市,这使得此类二线城市的价格涨幅开始超越一线城市。

  以合肥为例,今年4月份,合肥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5.8%,同比上涨17.6%;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6.8%,同比上涨30.4%。两项指标在70个大中城市中均位居第一,处于“领涨”态势。

  据介绍,今年以来,合肥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多年罕见的“火热”景象,住宅类商品房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持续出现“一房难求”局面。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合肥市住宅市场量价齐涨,商品房和住宅销售面积分别增长33.2%和40.4%。开发商捂盘惜售、强制捆绑搭售变相涨价等现象频生。

  高涨 地王频出 风险集聚

  在房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土地市场频繁刷新新高,“四小龙”尤甚。具体来看,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南京、合肥、厦门、苏州四个二线城市合计成交住宅土地75宗,供应住宅用地953万平方米,平均溢价率高达126.08%,较2015年的50.73%大幅上涨116%。土地出让金方面,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同比涨幅均超过100%,苏州涨幅更是高达867%。

  张大伟表示,一方面,一线城市土地空间已然不足,房企开始集中围猎二线城市;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促成房企积极抢地的原因。“在过去几个月,整体信贷政策宽松,大部分房企发债成本明显降低,最低甚至在3%左右,导致房企积极补充库存。”

  张大伟指出,由于土地价格上涨明显超过房价上涨,未来房价上涨预期更加强烈,将带来巨大风险。

  中原地产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25日,年内抢地最积极的房企合计拿地为3887亿元,合计建筑面积为6187.7万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为6283元每平方米。而在2015年同期,其拿地平均成本只有4231元每平方米,这意味着,房企拿地平均成本增幅高达48.4%。[!--empirenews.page--]

  具体来看,2016年前5个月土地出让过程中各种地王地块多达150宗,远超2015年全年的100宗。其中,全国住宅类地块,楼面价超过2亿元,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合计有107宗,除了10宗在一线城市上海、3宗在广州以外,其他全部在二线城市。

  对此,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表示,南京、苏州这些城市,房价没什么泡沫,但地价肯定是有泡沫的。“这么多年了,苏州的房价一直是在2万元,南京的房价都没有超过3万元,一下子楼面价超过3万元甚至到4万元。这个肯定是不对的,我们会非常小心。”

  “应对现阶段土地热保持警惕。”孙宏斌说,房价不可能每年都往上涨,这一轮房价涨这么快,已经把后面好多年的上涨空间消化掉了。

  张大伟也认为,应关注地价推动的高房价下带来的高杠杆和泡沫风险。他指出,目前所有地王都有较大的亏损可能,过去几年全国的地王目前基本都在亏损或者平本销售。数据显示,相较于土地成本50%以上的增幅,公布销售业绩的30家房企前4月销售均价在1.15万元每平方米,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土地价格上涨明显超过了房价上涨。

  张大伟表示,由于拿地成本增加近50%,未来房价上涨预期更加强烈,而一旦房价进入调整周期,房企很可能面临巨大的销售难题。应警惕房企激进购地所带来的杠杆泡沫风险。

  降温 政策收紧 箭在弦上

  政策收紧预期愈加明显。近日,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就表示,南京将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控地价、控房价“双控”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其指出,目前南京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同时也存在部分地块高溢价成交、局部地区房价阶段性较快上涨等问题,因此,南京将实行土地出让最高限价办法,在热点区域的住宅用地出让时,由市政府设定地块的土地出让最高限价,对竞买人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终止土地出让,竞价结果无效;同时严格落实控房价准许成本,物价主管部门在受理开发企业商品住房价格申报指导时,对土地出让溢价超过45%以上部分的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计入其房价的准许成本,不作为申报价格的组成部分。[!--empirenews.page--]

  近期涨幅最高的合肥也被曝出或于6月出台收紧新政。记者了解到,5月召开的一次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合肥市主要领导就明确表示,要加强楼市调控,防止过快增长。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则称,后期不排除重新出台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据悉,目前合肥九个区的限购政策已草拟完毕,待市政府批准,而限购执行或以交易备案时间为准。

  苏州方面也被曝出,已制定好收紧新政,包括购房者须满足缴纳社保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2年以上以及买房须居住证满一年等硬性规定。

  对此,原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房价在短时间内过快上涨存在透支和盘整的风险。因此,应及时调整土地供应节奏,加大有效供给,调整市场预期,逐渐缓解供需矛盾。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曹倪娜也认为,针对市场火爆、房价上升较快的区域,地方出台的“收紧”型政策信号明显,包括提高居民非首套住房贷款比例、提高限购门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以及更有计划地制定土地出让计划等。

  二线楼市高烧恐引土地政策收紧

  近期,迅速成为全国楼市“主角”的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散发着惊人的热度。此前,国家统计局曾公布数据称,4月南京、合肥、苏州等多个二线城市新房售价环比涨幅已超过一线城市。随后不久业界就有传言称,环比领涨的合肥市即将出台升级版限购政策。而日前,南京市委宣传部更率先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南京将对当地土地出让实施最高限价,对竞买人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终止土地出让,竞价结果无效。业内表示,未来二线城市房价预期大幅上涨,二线城市出台新版限购、调控政策已箭在弦上。

  近期我国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持续“高烧”的一线城市出现降温趋势,但与此同时,重点城市却“递补”成为房企的投资新热点。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名单中,首次出现二线城市包揽上涨前几名的情况,部分二线城市环比涨幅比3月进一步扩大,有些甚至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其中合肥、厦门、南京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更是纷纷突破4%。[!--empirenews.page--]

  无独有偶,日前业内也有机构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全国成交的住宅类土地项目,溢价率超过100%的共107宗,其中除了10宗在上海、3宗在广州外,其余全在二线城市,被称为“四小龙”的合肥、南京、苏州、厦门分别有12宗、12宗、28宗和1宗。

  “目前,一线城市和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高价地块频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积极抢地的企业都是上市企业或国企,它们资金实力雄厚,对未来市场波动的抗压能力也更强,而且过去一年房地产政策相对宽松,上市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下调,导致更多企业敢于拿地。”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而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也直言,就楼市自身的规律而言,一线与二三线城市热度是接替传递的,时值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全面收紧,溢出的资金与需求自然转嫁到了二线城市,此外多数二线城市尚未出台调控政策,房价攀升在意料之中。

  不过,张大伟担忧地表示,目前二线城市高价成交住宅土地迅猛增加,势必将影响此后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同时,还有专家进一步分析称,南京、合肥等二线重点城市如果不出台约束性新政,当地楼市很可能出现爆发式上涨。

  对于本次南京率先出台政策稳定土地市场,张大伟表示,这一政策更偏向于常规性的“喊话式调控”,对楼市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类城市进一步出台2.0版限购政策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大。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就在市场传出合肥将推出限购令的前一天,中央相关部门刚刚听取了针对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过热的汇报。“虽然只是正常了解市场情况,但有人认为不排除接下来住建部可能向各地派出调研组,尤其是重点二线城市调研当地楼市的可能。”专家表示。

  中国二线城市频现“地王” 或影响楼市稳定[!--empirenews.page--]

  英媒称,中原地产最新发布报告称,今年截止5月23日中国合计出现152宗地王,远高于去年全年的95宗,南京、苏州、合肥等二线城市成为今年地王出现最多的区域。

  据报道,中原地产将溢价率40%以上、单地块超过5亿元的地块作为“地王”。据其测算,按照目前地价超过房价的趋势,需要未来两年房价上涨100%以上,这些地王才能上市。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5月23日,全国土地市场地王频繁出现,按照总价计算最高的50宗土地,合计成交总价为2013.29亿元,其中有27宗地被国企获得,合计成交金额达到了1094.9亿元,占比约为54%。二线城市成为绝对主力,在50宗总价地王里,二线城市占到了72%。仅南京一个二线城市就出现13宗总价地王,而一线城市仅有14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土地市场持续火爆成为一二线城市的常态。而目前的市场创造地王的基本都是上市企业+国企,资金实力更强,对未来市场波动的抗压抵御能力也更强。

  他指出,地王正在蔓延,很多之前刚需的区域都出现了地王,北京、上海出让的郊区土地未来售价预期都要在6万以上,导致市场全面高端化。

  报道称,二线城市地王频繁出现将影响后续二线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特别是房价上涨的“二线四小龙”——南京、合肥、厦门和苏州成为地王最密集的二线城市,如果没有约束性政策,房价很可能会爆发式上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南京、合肥、厦门和苏州4月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涨4.73%,0.88%,5.7%和5.49%。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