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世界500强排名多少?
2021年小米集团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338位。
人民日报批评小米造车怎么回事?
资本看好、时机正巧、条件具备……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纷纷跨界造车,但要想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取得成功,仍须应对不少挑战
10年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用全资方式打造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3月30日,小米宣布跨界造车,成为苹果、百度之后又一家进军汽车产业的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
小米为何跨界造车?此时进入新领域晚不晚?上一轮新能源汽车投资热,一度在国内催生出上百家新品牌,短短五六年后,只有蔚来、小鹏、理想等少数企业脱颖而出。如今,新一轮智能电动汽车热卷土重来,背后逻辑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笔者看来,苹果、小米、百度等企业下决心跨界造车,主要推动力有三:
一是资本。2020年,特斯拉市值上涨7倍,一度超过全球九大汽车跨国公司市值之和,达到苹果两万亿美元市值的近1/3。年销量不到5万辆的蔚来,市值一年飙升17倍。显然,在资本市场投资者眼中,无论传统汽车产业,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ICT产业,想象空间已经逐步收窄,向智能电动汽车跨界换道是现实选择。
二是时机。按照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当创新产品市场份额超过一定比例,由于新技术成熟度提升、供应链成本下降、消费习惯的培育以及周边生态的成长等,产品将会进入快速增长期。对智能手机而言,这一比例是4%,时间是2010年。当年6月,iPhone4上市,39个月后,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被谷歌收购。而2019年底,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份额恰巧达到4%。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增长了10.9%,欧洲市场更是猛增142%。可以说,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最佳时间窗口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