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形容


(资料图)

如果人字拖是广东人的“省鞋”

那么不锈钢餐具可以说

是广东人的“省碟”

广东人的餐具“不锈钢含量”有多高?

盛菜、盛汤、吃火锅、

热菜、洗菜、腌肉等等

甚至本地富豪家里

用的也是不锈钢碗餐具

相比纹饰精致的陶瓷碗盘

“不锈钢”餐具只有一层防锈漆

有网友调侃这是“纯狱风”

“寒酸”的不锈钢餐具

为什么还能得到广东人的偏爱?

有人爱有人恨

不锈钢pang的一生

在广东人心里,美食大约是排第一的。

滑嫩的白切鸡,肥美的海鲜,各式各样的广式茶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什么是广东人不敢吃的。

然而,面对这些让人食指大动的美味,在广东人眼里,最能与之相衬的,却是最朴实的餐具——不锈钢pang。

pang,也可以称之为“兜”,是广东人对不锈钢碟盆的亲切称呼。

这种平平无奇、毫无美感的不锈钢盆,一不小心还会“Kinglinkuanglang”的餐具,“贯穿”了广东人的一生。

如果一位外省朋友到一个广东家庭吃饭,大概率会对广东人家的不锈钢汤盘、不锈钢圆盆、不锈钢饭碗等感到惊讶。

但是很多广东人都觉得不锈钢pang是广东家庭的标配,甚至觉得全国人民都喜欢用不锈钢碟盆。

记忆中,从奶奶那辈开始,家里就一直用不锈钢pang,因此不少广东人都对pang爱得深沉。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的pang,理由就只有一个:丑。

你家里有不锈钢餐具吗,喜欢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pang传三代

人走pang还在

要说广东人有多爱用不锈钢餐具的话,进去看看厨房就知道了。

不单止碗碟可以是不锈钢,就连筷子、羹叉、蘸料碟、热水壶都不放过。这套不锈钢家伙,没有能比广东人的厨房更全的!

为什么广东人这么喜欢不锈钢pang呢?当然是因为每一个优点都符合广东人的气质!

导热性好,蒸东西快

广东人崇尚原汁原味,因为在家庭厨房中,常常采用“清蒸”的做法保留食材的原本的味道。

用不锈钢盘子蒸鱼、蒸排骨、蒸鸡,都是很地道的家常菜做法。

不锈钢优秀的导热性能可以在保留食材最真的味道的基础上,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一道美味佳肴的制作。

同时,不锈钢碗碟的边缘上有卷边,起锅时没这么烫手,而且用夹子夹起来也很方便。

甚至还可以直接用电磁炉加热,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容易清洗,十分结实

其次,不锈钢容易清洗,不容易留下污渍,刷刷刷几下就能把油洗掉,连点余菜的怪味都沾不上边。

钢丝擦上手刷碗碟,一点都不用心疼,一只底部崭新的不锈钢碟子,一定不是家里受宠的一份子。

还非常耐摔,即使失手掉地上,依然可以完好无损,即使变形了也可以大力出奇迹,更重要的是在回南天不会发霉!

价格实惠,10元3个

在广州路边经常能看到10元3只不锈钢碗碟的小店,大大小小的不锈钢餐具一应俱全。

对于许多年轻一代的广东人来说,家里的不锈钢pang大概比自己的年纪还大,“是妈妈嫁过来就有的”。

一只不锈钢pang,不仅见证了新家庭新生命的降临,几十年过去,甚至还要承担起“传家”的责任。

“以后留给儿孙的,只有这些不锈钢pang了。”

不锈钢餐具在广东人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每一次用餐都是一种享受,一种传承,一份情感的流淌。

无论走到哪里,广东人始终将不锈钢餐具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将其智慧、品味和文化传承下去。

不锈钢大省

生猛且务实

不锈钢餐具,它既是广东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餐桌上的传奇。

低廉的价格和随处可见的特性,让不锈钢餐具早已成为了广东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广东作为不锈钢生产大省的地位。全国十大不锈钢制品产区里,广东就占了超过一半:

江门新会区不锈钢生产基地,一年能创下近200亿元的产值;

云浮市新兴县,被称为“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95%以上的产品都出口;

佛山澜石镇为“中国不锈钢名镇”,门窗、管材、配件的产量,超过全国的1/3;

粤东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被评为“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

粤西阳江的“十八子”刀剪成为这座城市的工业名片

广东省轻轻松松拿下了中国不锈钢产业的半壁江山。

产地近、成品多、容易买到,而且又便宜,似乎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不锈钢餐具会成为广东人餐桌上的标配。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少不了那口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同一口味的饭菜,那种亲切感,不用说都能感受到。

就算现在外面的餐厅琳琅满目,但家里的那口pang,才是我们的味蕾故乡。

你能接受全套不锈钢餐具吗?

文末下方【写留言】分享吧

编辑:珍珍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分享给更多朋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