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今年二季度,上海房地产市场大宗交易呈现较为明显的回暖态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自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上海大宗交易达27宗、合计成交规模241.6亿元,较一季度117亿元的成交规模翻了一倍,同比亦上涨73%。
从买家类型来看,自用型买家继续以41%的占比占据市场主导,相较2022年度上涨了6个百分点。《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大宗交易市场,今年长租公寓类物业受到投资机构追捧,成交金额约74.1亿元,在市场中成交占比约20.7%,居市场第二,首次超过商业类型物业。
戴德梁行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卢强判断,近期市场在售物业项目增加,资本化率出现上升趋势,预计买卖双方心理价差将进一步缩小,更多交易或将在下半年度发生。
上海写字楼市场空置率攀升至18.59%
根据戴德梁行于7月4日发布的报告,上海甲级写字楼持续供应,二季度有嘉禾中心、虹桥联合大厦、友邦金融中心等5个项目入市,共带来28.5万平米的体量。
二季度成交有所放缓,市场以续租及搬迁为主,上海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3.09万平方米,环同比分别下滑77.5%,59.9%。在持续供应的影响下,甲级写字楼整体空置积率攀升至18.59%,环比上扬1.28%;平均租金承压下调,二季度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8.05元/平方米/天,环比下滑0.8%。
二季度行业表现来看,主流行业格局延续,金融、专业服务、电子信息科技及零售贸易占比位居前列,四大行业累积成交占比达78%。
戴德梁行中国区项目及企业服务部总裁魏超英表示,上海作为全国核心城市,外来企业占据了重要力量,目前宏观经济尽管摆脱了疫情影响,但全国层面来看,当下民营经济对后市预期信心和投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振。
“我们也看到当前政府主动出击,连续重磅推出产业扶持新政,前所未有的加大海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市场也提供了更多元化及灵活的办公空间,这些积极信号都释放出未来仍值得期待。”魏超英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
大宗交易市场需求逐步释放
二季度,上海大宗交易市场回暖明显,共成交27宗、共计241.6亿元的大宗交易,相较一季度翻倍有余,同比亦上涨73%。
“去年11月是近几年来市场最差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上海大宗交易市场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不过也要注意到,这样的规模与过去五年相比,还处在中等水平。” 戴德梁行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卢强表示。
其中,自用型买家以41%的占比占据市场主导,相较2022年度上涨了6个百分点,其中由以能源、国企、消费类买家为甚,三者撑起了自用型买家半数份额的成交。
物业类型方面,从上半年成交情况来看,办公楼及研发办公项目成交金额约219.6亿元,占比约61.2%,居首位。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长租公寓类物业受到投资机构追捧,成交金额约74.1亿元,在市场中成交占比约20.7%,居市场第二,首次超过商业类型物业。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位于松江大学城的松江天阳宿舍,为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促成成交,其次还有位于静安区的聚源大厦,成交面积18532平方米,为私人卖家出售。
就下半年走势,卢强认为,近期市场在售物业项目增加,资本化率出现上升趋势,预计买卖双方心理价差将进一步缩小,更多交易或将在下半年度发生。“今年以来长租公寓大宗交易相当活跃,预计下半年此类物业仍将是机构类投资者最关注的资产类别之一。”卢强补充道。
卢强同时指出,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申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年下半年度或将出现成功发行案例,零售类资产会吸引更多投资人目光。
而受甲级写字楼供应增加影响,办公类资产租赁情况承压,预计下半年度空置率将出现上升趋势,或将影响资产估值;异地政府平台、国企在上海配置大宗物业资产已成为新潮流。
此外,长租公寓大宗交易频频,预计下半年度仍将是机构投资人最关注的资产类别之一。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