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有什么知名景点?
01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实证——石峁遗址
五千年文明,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骄傲,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何以华夏?何以中国?这里给出我们答案。
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很有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也有人认为是黄帝的昆仑城。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石峁城址还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背景,更对进一步了解早期的历史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02
匈奴族唯一一座都城——统万城遗址
提起匈奴,你会想到什么?是纵横草原500年的部族、还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亦或者是与汉王朝的相爱相杀。
匈奴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没有建筑城池的习惯,却建立了这座属于他们的唯一一座都城,统万城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已有近1600年历史,2012年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统万城的含义是“一统天下,君临万邦”,这样霸气的名字也将赫连勃勃争做天下霸主的野心展现的淋漓尽致。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逝于统万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夺下了统万城,从此统万城结束了匈奴人的统治,残余的匈奴人也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有人说部分残留的匈奴人逃往了蒙古,但并无明确的记录,这个曾经骁勇善战的民族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这座精心建造、坚固异常的城池即使在大夏结束后也没有消失匿迹,一直到隋唐时期这里都是重要的北方军事、经济基地。
虽然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从统万城的内城上残留着城垣马面等遗址上依旧可以看出当年“匈奴城”的气派与辉煌。
03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
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067年),依山踞险,居高临下,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瞭望台。站在台上向西可以看到榆溪河从台侧流过,北可以眺望塞外之一望无际,南可观榆林城之变迁,东可窥见长城蜿蜒和烽火台矗立。
站在台上,凭城垛眺望,遥想当年,烽烟起处,金戈铁马,尘土飞扬;亦或是,驼铃声声,商旅匆忙,城门内处,人头攒动,喧嚣声张;俱往矣,而今一派平和风光。
04
万里长城第一胜景——红石峡
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东崖为雄山寺,西崖为书法石刻,在东西石壁上参差着大小不一的25处石窟。西岸壁上的书法石刻颇为著名,旧时边将、文人来榆林,多在雄山寺豪饮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题刻中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的对联,革命先烈杜斌题刻的“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
据统计,红石峡题刻、石匾和各类碑记共有200种之多。更有蒙文题刻,堪属一绝。它们虽久经风雨剥蚀,但其雄姿英貌经久未衰,向来被人们誉为塞上小碑林,陕北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
榆林有什么美食?
黑粉
在榆林十大小吃中,首先要推荐的就是这个绥德黑粉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明星的黑粉,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当地的一个传统小吃。
油旋
这个也是当地的一个传统小吃,成品看上去色泽金黄油亮,吃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外面特别酥脆,但是里面又很软糯,而且还香气扑鼻。
炸豆奶
除了炸鲜奶之外,其实炸豆奶也是很有名的一个小吃,吃起来有浓浓的豆子香味,外面焦但是里面很嫩,香甜也比较适中。
果馅
这个小吃的历史比较悠久,从明朝的时候就有了,刚烤出来的果馅色泽金黄,闻起来就香气扑鼻的,吃起来更是特别美味。
大烩菜
这是陕北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一道传统佳肴,主要的食材就是粉条,瘦肉和一些蔬菜,味道特别鲜美,吃起来可以说是回味无穷了。
拼三鲜
这是榆林的一道名菜,因为它的味道鲜美并且还很独特,所以很多榆林人都特别喜欢吃,外地的旅客也是特别喜欢。
糖棋子
这个很多时候都会被当作特产来送人,吃起来酥甜绵软,而且可能是因为加入了一些红糖,所以颜色也是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