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这些美丽的诗句,写不尽华夏女儿的柔曼美妙,其中她们所穿的襦裙,完美地衬托出她们优雅娴静的气质。

那么,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中的襦裙,有着怎么样的魅力,能够贯穿数千年的悠久时光,沉淀为我们华夏历史中经典的款式呢?


【资料图】

本文历数各朝代的襦裙,尝试梳理其中一直相对稳定的形制,看看我们汉服体系中,传统的“统”是什么,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是什么。

一、先秦时期

“襦裙”和“衣裳”比较近似,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需要分开来讲述。当然,这个区别,并不是说它们分别对应“女装”和“男装”,而是指剪裁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打个简单的比方,“襦裙”和“衣裳”就像是一棵树分出的两个枝丫。

传世文献中,“衣”有泛指一切衣服的、有做动词用的,也有在一些语境中,与襦并列出现的情况。

《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该文献中“衣”和“襦袴”并列。

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襦”一定是跟“衣”有着不同的剪裁、功能、性质上的不同,才会有区分指称的必要性。襦裙是一种“套装”的称呼,基础款由上衣和下裙两部分组成。

出土人物造型中,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编钟铜簴人,穿的便是半袖襦裙,衣掩裙,扎着腰带。上衣是上下连属的襦,下面穿的是打着细密褶子的褶裙。

上衣的裁剪图推测示意图如下,仅供参考:

上襦的形制特点为: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半袖不用接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前襟未续衽、上下连属;交叠闭合、腰带系扎固定、可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比较有时代特色的是前襟的形状,根据对战国实物的研究,这个细节有可能是前襟所接的下裳(下部结构)正裁斜拼的刻画。

后世上下连属的做法一般是正裁正拼,所以这种细节就不再出现。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做法不属于一般共性特征,可以作为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存在。

裙子是打着非常细密褶子的褶裙,推测形制是先拼接之后再打细密的顺褶,然后围合的一片式裙。

战国中晚期的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实物襦裙。女墓主身着的深黄绢面夹襦(编号 N23)和深褐色绢裙(编号 N24),衣掩裙。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死者身长约 160 cm,女性,生活年代为战国中晚期,死亡年龄 40 ~ 45 岁。这套襦裙也是现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襦裙实物。

刘丽在《北大藏秦简<制衣>简介》中记载:“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有夹衣一件,编号为 N23。此衣残损严重,它是用深黄绢做衣表和衣里的。交领右祍,直裾。领缘用组,袖缘用大菱形纹锦,裾和下摆都包有绣缘。这件夹襦长 101 厘米,长及膝部。”

从描述中,我们推知其形制特点为: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上下连属;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可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与曾侯乙墓编钟铜簴人的上襦相比,主体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根据出土报告的资料,可知马山一号楚墓的裙子是拼接裙。

这条裙子的形制特征是:交(上穴下俞)裁法,竖向拼接后没有打褶子,有裙腰(尽管比较细窄),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比较有特色的是裙子有缘边。

二、秦朝时期

睡虎地秦简封诊式所载“衣络襌襦、帬各一”,这里的衣是动词,襌衣和帬配套出现。

先秦时期,“襦裙”男的也穿,就像是“衬衫”一样,有男有女。不过后世女性穿得多,渐渐就成了女装的称呼。

袁仲一馆长的《秦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叙述:

说明“襦”也经常与“袴”搭配。

这里的“襦”,就像是北大藏秦简《制衣》中说的那样:有“大襦有衺”“大襦毋衺”“小襦有衺”“小襦毋衺”等种类,翻译过来就是“加下部结构的上衣”“不加下部结构的上衣”。

根据秦简《制衣》的记载,襦的形制特征可推知为: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上下连属(也可以不接下部结构);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可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制衣》记载裙子的形制特征是:交(上穴下俞)裁法,竖向拼接,有裙腰(推测),用裙带固定(推测),一片式围合穿着。

比较值得说明的是,特别说明了“短长存人”,也就是说,裙子的长短根据人体尺寸来定,要量体裁衣。

根据《制衣》记载绘制的“大衺”剪裁示意图。

三、汉晋时期

西汉也继续传承襦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遣策里记载了各种“襦”,与衣、襦等并列的种类是“裳”和“绔”

马王堆一号出土的裙子。

从马王堆的遣策我们可知,西汉的人们,常常是在里面穿襦裙、襦袴,再在外面穿袍服。

所以西汉的陶俑展示的往往是曲裾袍、直裾袍的形象,不是他们不穿襦裙,而是穿在里面。西汉的襦裙形制与先秦时期基本无差别。

到了东汉,将襦裙穿在外面,形成新的装束形象。并不是形制变了,而是穿搭层次发生改变。

比如《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描述,比如《孔雀东南飞》:“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从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襦裙比较肥大,上衣的形制特点是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裙带系扎固定、可动态调整。

根据东汉墓出土的其它文物,可以推测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比较有时代特点的是搭配巾帼。由于是裙掩衣的穿法,所以不太确定襦的下半部分有没有接下半部结构。

但是根据先秦两汉文献中对各种襦的记载,可知同时存在接下半部结构和不接下半部结构两种情况。

裙子的形制特点是交(上穴下俞)裁法,竖向拼接之后再打较为稀疏的褶子。

有裙腰(尽管比较细窄),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腰前垂下长长的带子。

魏晋时期前凉花海毕家滩出土的襦裙。

上衣的形制特征跟之前的基本相同,比较明确地展示了有腰襕的襦。

上衣形制特点有: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领缘缘边、后背中缝、前襟接衽、下摆接襕、两侧不开衩;交叠闭合、系带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

比较有时代特色是两肩处的嵌条,这是当时的风格特征,根据考证,属于受到西域其他族群服饰影响,是融合进来的元素。

因为与传统的接袖不同,这种结构上出现的嵌条在后世就很少看到,属于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与其他族群交流融合的重合部分,应看作体系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分支形式,不是共性特征。

可以确证此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接腰襕方式,这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接下半部结构的襦情况不太一样。

根据秦简《制衣》,襦的下半部分接的是交(上穴下俞)裁的“帬”,襦的整体顺纱向;根据前凉出土的襦裙可知,出现了接襕部分逆纱向的做法。

接襕是横布裁,利用率高减少缝纫人工,与之前的交(上穴下俞)裁不一样,展现出来的效果和廓形也不一样,属于不同的形制。

这两种裁法都是可以的,要根据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裙子的形制特点是交(上穴下俞)裁法,竖向拼接之后再根据需要打褶子。有裙腰,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襦裙”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献中有写作“裙襦”的。这个时候的“襦”有夹层、绵衣的意思,与轻薄的“衫”相对,而“襦裙”主要是指大袖襦(依然符合传统的形制特征)。

大袖襦的上衣: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比较有时代特色的是,尽管袖袼并不窄,但是相对袖口的宽度,比例是拉大的。

裙掩衣,并不清楚上衣是否开衩,以不开衩的对穿交的可能性为最大。

从文物来看,上衣也有接襕(下半部分结构)和不接襕(下半部分结构)的两种情况,所以唐代也是两种并存。

最普遍最常见的唐代女装一般叫“衫裙”,这是一种三件套,基础款由衫、裙、帔组成。

上衣多为轻薄窄袖的对襟衫,裙腰提得很高,高腰甚至齐胸。由于裙子掩住上衣,上衣露出来的部分较少,一般认为是对襟衫,但是也不乏有对穿交、浅交领的上衣。

上衣: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搭配的长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多破间色裙

其形制特征为:交(上穴下俞)裁法,竖向拼接后没有打褶子,有裙腰,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比较有时代特色是裁片数量较多,费工费时,而且间色拼接。

第二种是百褶裙。

其形制特征为:正幅竖向拼接后顺向或对合打褶子,有裙腰,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指的“襦裙”,是一个装束大类,包括衫裙。除了历史文献的一些名词流变之外,襦和衫的区别,大体就是面料厚薄及是否有夹里、装束搭配的一些细微的差异。从形制和剪裁角度来看,它们是同源且属同一个系统。

五代王处直彩绘浮雕伎乐图,这个总体来说是齐胸衫裙,与唐代的装束形制是一致的。比较有时代特色的是其花瓣状的异形裙头。

五、宋辽金元时期

北宋的女性以褙子为主流,但是同时也穿襦裙。并不是说,北宋只有褙子,其它的款式就消失了。

丁兰刻木的故事从西汉开始流传,但是这里的装束明显是北宋时期世俗社会服饰,因此可以从中得知北宋时期女性穿褙子的同时,也穿襦裙。

宁夏泾源泾河源宋墓出土的砖雕。从中可以看出平民百姓身穿襦裙,里面穿裤子,在劳动时会撩起来扎在腰间。

从庄重雍容的贵族妇女到一身褴褛的平民百姓,虽然她们的身份等级不同,但是襦裙的基本结构是同一的。

北宋时期襦裙主要变化是裙腰降低,降为高腰或齐腰

与唐代的装束造型相比,花色、面料风格都有明显变化,但是形制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然是在原有的结构内发展。

总结一下,上衣的形制特点是: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领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这是北宋赵伯澐墓出土的裙子,虽然不能直接说北宋女裙就是这样,但是从中可以推知北宋裙子的形制特征为:正幅竖向拼接后顺向或对合打褶子,有裙腰,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

根据《辽史 舆服志》记载,辽政权分为“国服”和“汉服”两个服饰系统,并且明确表示“汉服”来源于“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余”。

从壁画可知,上衣形制特点: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扎固定、裙带长长装饰、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下裙与北宋裙子类似,也是一片式围合裙

南宋继续延续襦裙的装扮。

南宋的襦裙上衣形制特点: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根据南宋黄昇墓、德安周氏墓出土实物裙子,我们可知裙子形制特点是:正幅或交(上穴下俞)裁法,竖向拼接后顺向或对合打褶子,有裙腰,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

金政权时期,虽然汉服体系遭受到破坏,但是还是有部分保留。

金元  山西汾西郝家沟金元墓

2002年北京大兴青云店镇西杭子村二号墓出土

金元时期的上衣形制特征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领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扎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

比较有时代特色的是衣掩裙穿搭方式,上衣两侧有可能开衩。

裙子的形制特征为:从廓形上推测为正幅竖向拼接后顺向或对合打褶子,有裙腰,用裙带固定,一片式围合穿着。

六、明朝时期

明代女性主要的装束是袄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指的“襦裙”,是一个装束大类,除了衫裙之外,包括袄裙。

袄裙的一大特色就是衣掩裙穿搭方式。这是因为衣服的面料、花色更加华丽,常常穿在外面。

上衣是比较常见的交领衣

从线描图可知,上衣形制特征是交领右衽(或对穿交)、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交叠闭合、系带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比较有时代特征的是袖型和袖口收祛

明代的“马面裙”,更应该叫马面褶旋裙结构的裙(裳)。关键结构特征是:马面褶、旋裙结构、围合式下装。

明代的这种形制(结构)的裙裳,不仅仅是女性穿,男性也穿,就像是衬衫一样,分为男款女款。

从这种马面褶旋裙制作方式来看,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两条裙子交错叠拼,裙头缝合在一起,形成的一条新裙子。

从上图可以看出,更像是把唐宋特征的裙子直接组合在一起,马面裙的裁片与裳一样的制作方式。

明代主流是马面褶旋裙满褶旋裙,但是在一些画像中,存在着一片式的裙子形制,有可能是明代特定用途的裙子样式。

该图中同时存在不同款式的衣服,与完全程式化的仕女图还是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

女性穿的应该是乐舞服饰,带有表演性质。从画面上看,裙子应该是一片式围合裙,非马面褶旋裙。

另外,在一些画作和雕塑中,有时能看到平民百姓身穿交领上衣加下裙的形象,有可能明代的庶民阶层同时存在裙掩衣的穿搭方式。

图中的女子有穿竖领长衫的、有穿对襟褙子的,也有穿交领襦裙的,说明不完全是仿古仕女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特定人群的穿着打扮。

衣掩裙、裙掩衣,是穿搭方式,明代的主流是衣掩裙,但是也不排除同时存在裙掩衣的穿法。这个估计与上衣的面料、花色有关,不能言之凿凿地说明代世俗社会生活中就绝对没有裙掩衣的穿法。

由此,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条脉络,相对稳定的形制。

上衣为交领右衽的长袖“襦”(衫、袄),包括了对穿交的变化形式。

形制特点有: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前襟可接衽、下摆可接襕(下部结构)、两侧一般不开衩;交叠闭合、系带为主、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

裙子的形制特点:下裙为单纯拼接无褶、拼接后间隔打褶、拼接后打满褶、拼接后两侧打合抱褶的一片式围合长裙,系带固定。

单纯拼接无褶裙子举例:

打满褶裙子举例:

拼接后间隔打褶裙子举例:

拼接后两侧打合抱褶裙子举例:

汉服体系的裙装极为丰富,变化形式众多,以上都是举例,不代表全部。

从中可以看出几点形制的共同点,是在拼接和打褶之间反复变化衍生,拼接是正裁法或交(上穴下俞)裁法,而打褶是真的褶子,不管是活褶还是死褶,裙带除了固定还有装饰功能:

1、单纯拼接无褶的裙子,采用交(上穴下俞)裁法,尽量节约布料、扩大下摆;

2、拼接加打褶,活褶、死褶灵活运用,但是都不会把褶子的布料剪掉;

3、褶子一定是竖向的,没有横向褶及横竖交错的褶裥;

4、马面裙(马面褶旋裙)裁片是整幅正裁拼接的,褶子是真的、活动的合抱褶或顺褶,褶子的布料不能剪破、剪掉;

5、裙头(裙腰)一般是长条状,但也有中间宽两边窄呈山形的装饰性较强的样式;

6、一片式围合,系带固定,裙带有重要的装饰作用,不能省略。

这些都是在传承了数千年而未发生改变的形制特征、基本结构,是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传统”的“统”,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七、 现代社会

梳理了历代传承不变的形制特征,有什么用处呢?

今天交领襦裙就可以在符合传统形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制作。

比如这一款,模糊了具体的朝代特征,保留了历代襦裙的典型特征,结合今天的审美,设计制作的成品。

我们对比上文总结的形制特征

上衣分为里面的长袖交领衫和外面的半袖交领衫,完全符合交领右衽、平面对折、不破肩线、宽袼接袖、腹手合袖、衣缘缘边、后背中缝、前襟接衽;交叠闭合、系带固定、动态调整、内襟不缺襟、内襟连接左侧、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对称平衡、整体顺纱向等结构特征;

裙子是普通的拼接后打褶的褶裙,褶子较为稀疏,完全符合交(上穴下俞)裁法、拼接打活褶、竖向褶皱、一片式围合、系带固定的结构特征。

这就是我们提倡的现代汉服。

从历史中梳理出来的形制,是基本的框架和范式,所有的设计和创新,要围绕这个框架进行。如果偏离了这个框架,那就是另外的事物了,不能说属于汉服体系了。

我们坚持的“现代汉服”不是凭空想象,或者只是对古装外形的模拟,相反,而是对5000年华夏服饰史脉络的梳理、整理之后,找到延续千年一脉相承的“统”、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天天说“守正创新”,天天说“传统服饰”,这个“正”、这个“统”,应该从5000年的发展演变史里梳理出来,找到规律。抓住了这条发展的主线、形制的本质,就像是绘制出基因图谱,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和需求,重新接续和建设华夏衣冠--汉服体系。

“现代汉服研习小组”的核心观点

1、考据、文物等应为汉服服务,是手段而非目的;

2、出土文物并不一定必然是汉服;

3、反对形制朝代论,提倡形制通史研究,提炼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关于现代汉服立场和观点的参考资料:

1、《汉服通论》:有别服饰史,建立汉服学。https://mp.weixin.qq.com/s/X2oC7xVTYs3rDtbE-ypDBA

2、“无出土即臆造”和朝代形制论背离汉服运动初心——从“诃子裙”风波说开去。

https://mp.weixin.qq.com/s/-ycBSuR6t1wbjrND6_bksA

3、大家看过来:汉服体系研究第三条路,PPT图表详解。

https://mp.weixin.qq.com/s/OtChd1qhsYrxMb9CMYQ06Q

4、论汉服的概念、问题和路线。

https://mp.weixin.qq.com/s/Wb1mmg3n79qOQOOk4jujeA

5、现代化≠改良派——汉服文化“双创”路线的八种误区。

https://mp.weixin.qq.com/s/Xkjy3vEmVYfE9goR6qIcyg

6、现代汉服?这是准备跟复原款打一架吗?

https://mp.weixin.qq.com/s/0WOUTBxTIlXESaOKt1kN2A

八、为什么没有清政权时期?

民籍女装以厂字襟为典型的结构特征,与历代襦裙的形制比较,就可以看出,民籍女装发生了“质变”。

厂字襟上衣内襟与左腰侧断连,内襟退化,用盘扣等固定,不能动态调整,闭合结构受力点分布偏在一侧;袖子长宽比例发生改变,不能再腹手合袖;将衣缘缘边改为挽袖、滚镶;汉服交襟类前襟不能开衩,而有的民籍女装前襟开衩;汉服上衣两侧有打褶的,有不开衩的,而民籍女装基本上都开衩;汉服的上襦是可以接腰襕(下部结构)的,而民籍女装没有这个选项。

并不是说美不美、好不好,而是说,清民籍女装,与数千年来的形制特征相比,存在着“变质”的问题。就像是去讨论盆景能不能算是森林的正常发展自然演变一样,清民籍女装没有“汉民族传统性”。

具体可以参考:

1、《为什么“清汉女”不是汉服》

https://mp.weixin.qq.com/s/L5XYlXqyJ7qvcqUgFlPN8A

2、《评论杂谈|王月:汉服与“清汉女”结构对比之回复网友》

https://mp.weixin.qq.com/s/Q6pg_LQJATR9U3c7VSIPyQ

3、《汉服理论|“以清代汉”是对我们观念上第二次“易服”》

https://mp.weixin.qq.com/s/-SIMtCUwp82lxa9j9Ifvkw

清民籍女装该买卖的买卖、该收藏的收藏、该研究的研究,具有历史、艺术、审美、工艺等多种意义和价值,在世界历史服装中有独特之处,喜欢与否都是个人私事。

唯一问题是,民籍女装是“其他属性”的服饰,无汉服的“民族性”;不是“汉族传统服饰”的“正常、自然发展”,无汉服的“传统性”。

因此请叫它”民籍女装“,简称“清民女”,与襦裙(衫裙、袄裙)无“汉民族传统”关系。

综上所述,在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要深刻领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含义。

全面梳理中华民族5000年以来的服饰体系的线索,找到一脉相承的形制本质特征。搞清楚哪些是“不变”的根本,哪些是与时俱进可以“变化”的支线,为我们在今天传承和发展中华服饰文化建立科学的方法论和行动路径。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