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眼下,玛纳斯县万亩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全面进入收割期,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收割工作,确保稳产丰收。
走进塔西河乡6000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一片片紫花苜蓿流青溢翠,花蕾摇曳,长势喜人,牧草收割机、搂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翻晒苜蓿草,随后大型青贮机将其粉碎后,由打包机打包装车,直接拉运至牧民家里和养殖场。
春敏草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爱来提江·热西提说:“我们这一片苜蓿从六月份开始到九月份收割,一共能收割三茬,三茬总产量是三千吨左右。我们全是机械化模式,机械化模式效率高、速度快,收得也很干净,这样一来,也不影响来年的收割和生长。”
据了解,紫花苜蓿是一种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的多年生豆科植物,茎叶柔嫩鲜美,产量高、质量优,素有“牧草之王”之称,是喂养牲畜的优质饲草料。 近年来,玛纳斯县大力实施退牧还草、草原休牧等生态修复项目,积极探索草畜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加强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提高饲草加工水平,推动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在玛纳斯县南部山区前山荒漠草原地带,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一年能收三茬,效益非常可观。如今,万亩荒漠草原上郁郁葱葱的苜蓿涵养了水分、改善了土壤结构,原生植被亩产草量从改造前的200公斤增加到现在最高600公斤。
塔西河乡黄台子村村民胡兰别克·乌斯曼说:“现在苜蓿全是机械打包,机械打包的第一个好处是运输,第二个是回去以后存放也很整齐,也不占地方,也很干净。主要是冬天这些牲畜过冬,还有一个是在冬天喂草的时候,苜蓿也很干净,牲畜吃起来也很健康。”
【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