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东临黄海,盛产70多种贝类,早在宋元时期,这里的螺钿镶嵌和贝贴工艺就已十分流行。2016年,连云港贝雕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西月是土生土长的连云港赣榆人,已经与贝壳相伴了44个春秋。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的,毕业以后,到县文化馆去学习美术,1978年进了赣榆县工艺美术厂,第一次我接触到贝雕,感觉到贝雕它珠光闪烁的这种光泽,和它栩栩如生的造型,使我很受感动,因此我就暗下决心,要把贝雕工艺好好地学会。”连云港贝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西月说。

贝雕工艺复杂,选取好贝壳材料,还要经过贴图、剪取、雕磨、组装等一系列工序精雕细琢后,方可成品。 

张西月介绍:“这一种,叫蓝海红,也是我们本地海洋里面的,利用它这个黑色自然的颜色,可以做花的叶子、树的叶子,用得比较广泛一点。”

深海里的贝壳,在张西月的手里幻化成无数不同的形状,或薄如蝉翼,或小如米粒,又或细如发丝,而这都是张西月在机床前年复一年所练就的。

1980年,张西月被调到赣榆县工艺美术公司任副经理,负责贝雕和柳编制品的设计开发工作。一直痴迷于贝雕新品种开发的张西月,自然而然地想到将柳编技艺与贝雕相结合,经过不断地尝试,新产品成功开发,贝雕也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和形式。

“外框用柳编做,那么当中的画就是用贝雕做,柳编的外框就是显得很古香古色,那么结合贝雕画以后,出来一种独特的效果,一见是一种很新颖的感觉。”张西月告诉记者。

1990年,张西月的作品《贝雕柳编》荣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银奖,而他也成为连云港市首个贝雕和柳编两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螺钿,是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在古代,螺钿工艺曾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屏风、盒匣、木雕等工艺品上,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怎么样能使它更加好看一点,那么我就想到这个景泰蓝工艺,那种金银线看上去相当漂亮,既有螺钿的味道,又有景泰蓝的味道,两下结合起来,所以它很古朴典雅,而且金光闪烁、韵味无穷的这种感觉。”张西月说。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尝试,螺钿丝嵌工艺终于获得成功。这项技艺综合了贝壳华丽的材质美、铜丝的金光闪烁美、线条的韵律美于一体,突破了原来贝雕画依附于底板外框的局限,使得张西月的作品呈现出众彩纷呈,深沉古朴、华贵富丽的艺术风格。

2015年,为了减轻贝雕制作的劳动强度和制作难度,张西月决定改变传统手工设计打磨的工艺,把机械化制作流程引入到贝雕制作生产中。

2020年9月,张西月被评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云港贝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贝雕工艺,2015年,张西月决定把工作室搬进校园,在校园里传播贝雕文化,从学生中挑选合适的贝雕传承人。

在学生看来,贝雕的制作过程,其实和学习一样,都需要在此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张西月说:“同时也要求我们有工匠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传承我们当地的传统文化,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责任。”

经过几年的发展,连云港赣榆高中的贝雕传承基地,已经成为了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基地每年接待数十批次来访者参观学习,连云港贝雕也迎来了再次振兴的曙光。

连云港赣榆高级中学副校长孙健认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同学们这种创造美和展现美的欲望。”

张西月用他的信念和执着,让小小贝壳集聚出山海神韵,继续着人与大海的千古传说。“我今后还是要坚持把这个贝雕做下去,要使贝雕继续要有一个新的高度。”张西月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