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
全环节入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岛是农业大市,全市每年粮食播种面积720万亩,经济作物280万亩,果茶面积大约是55万亩。目前,生猪存栏180万头、牛存栏15万头、家禽存栏大约4500万只。种养业的生产发展,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对此我们高度重视,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入手,全程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产前抓投入品使用,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减量增效新技术,全市化肥农药年使用量连续8年保持“负增长”。
产中抓清洁化生产,实现农业面源污染过程控制。建设具有清点、承重、包装、贮存、转运、无害化处理等功能完善的农业废弃物回收中心、站点,覆盖全市所有涉农镇街、村居。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3%,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占可回收量95%以上。
产后抓加工利用,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末端处理。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作力度
调查分析,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力度。开展化肥农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污染情况的监测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影响的成因、类型、程度及各项数据。
科技支撑,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作力度。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种养循环等绿色低碳生态技术,推广使用标准地膜、生物农药等生态产品,2023年集成示范推广六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绿色低碳综合利用模式。
培育典型,加大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国家级、省级等各类落户我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工作全面发展。
强化监督,加大问题整改工作力度。结合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涉农问题整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整治行动,在问题整改中提升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