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春风煦暖,延绵起伏的子午岭群山巍巍、云海茫茫,山下蜿蜒流过的马莲河滔滔不绝。在广袤无垠的“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上,孕育了庆阳这一方沃土,也孕育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


【资料图】

在这片播撒革命火种的红色热土上,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赓续南梁精神,主动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以“庆阳大有可为,应当大有作为,关键是事在人为”为前进号角,聚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电力新篇章。

满足美好生活用能新期待,群众纷纷说好

华池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境内梁峁相间、沟壑纵横的自然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成为老区几代人的夙愿。2021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确定打造4个配农网工程示范县,华池县位列其中。由此,当地群众逐步实现了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乔川乡铁角城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近年来,铁角城村农网改造涉及5个自然村,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42千米、0.4千伏线路23.62千米,安装配变9台容量500千伏安,为铁角城村产业发展、异地搬迁安置、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创建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贴心服务村民用电。王刚刚/摄

“一道道上塬的路,几条条带电的线,加上那哗哗流下的自来水,打好那‘翻身的仗’,我们也是示范村。”4月16日,笔者同铁角城村党支部书记章小飞交流时,他随口唱出几句信天游,用黄土地上的情韵表达了随着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不断增强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每逢旅游旺季,光明驿站都会组织党员服务队详细了解景区、酒店、民宿、农家乐等客户的用电需求,并宣传服务举措,靠前解决。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十分感动、十分踏实。”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部部长王倩楠如是说。

2014年,庆阳市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通电率达100%,彻底解决了老区人民的无电问题。2016年,庆阳市180个行政村484个自然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2020年,银西高铁庆阳境内6座330千伏牵引变电所相继投运,保障了银西高铁的运营。“十三五”期间,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34.55亿元,较“十二五”投资增加2.03倍。2022年,该公司完成8.43亿元电网投资,配农网建设进度位居全省第一。

华池县林镇乡豹子川1#、2#配电台区改造工程获称国网公司百佳工程。蒋奇/摄

如今,高耸的铁塔在峰峦“手手相连”,蜿蜒的银线在田间缕缕交织,托起200多万老区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要,将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助力老区踏上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擦亮电力营商环境新名片,企业点赞肯定

前些年,贫穷的黄土塬上,鲜有年轻人的身影,多是老一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希望从黄土地里刨出生活的希望。如今,行走在塬上,杏花芬芳,满眼春色,更重要的是,田间地头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也成了独特的“春景”。

“没想到在老家也能刷脸办电。营商环境越好,我们年轻人返乡创业劲头就越足,种草莓、花卉、羊肚菌再也不是父辈口中的‘新鲜事’。”在镇原县开边镇解放村一座大棚内,曾在国企工作的张小宝感叹道。目前,他已投入600余万元建设57座大棚,用于发展新型农业。

“我们增资扩产、大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优质的电力保障和支撑。从推动复产到现在,你们跑了不下十趟,感谢你们的细心与热心,让我们企业少走了弯路,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合水亚泰利冶炼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根据目前用电量水平预测,该公司2023年用电量将突破5000万千瓦时。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新宁供电所台区经理上门“义诊”宁县南义乡寨河村温室大棚用电情况。陈高凤/摄

南梁革命纪念馆、抗大七分校、秦直道、黄河古象等景点,将随着G671合水(太白)至华池公路建成,贯通连成旅游环线,让庆阳的文化底色更加绚烂、夺目,助力地方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4月13日,甘肃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太华高速副总经理李学军一行为国网庆阳供电公司送上一面印有“优化营商 情系企业 路电合力 福祉民生”的锦旗,对该公司开通绿色通道,首创公路项目最快通电记录的真情服务表示感谢。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全面打造“三化三高”卓越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一把手”工程,围绕客户诉求、市场拓展需求,整合公司内部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制定业扩全流程实施方案,明确专业部门职责,分类优化业务流程,打造了发展、设备、营销、物资、财务等八大专业横向协同,市、县、所三个层级纵向贯通的全专业、全链条、全环节业扩办电新模式,并通过驿站构建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圈,有效解决了高低压报装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社会用电量由2017年的34亿千瓦时增长至2022年的58亿千瓦时。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政府满意放心

黄土塬上崛起了能源基地,革命老区搭乘上了“数字快车”。在高质量发展的方位坐标上,“能源新都”庆阳处处呈现着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景象。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越盛恒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川庆钻探合H60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用电检查。陈高凤/摄

立足庆阳的资源、区位优势,聚焦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发展规划,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全省率先促成以电网“合作出资”模式开启“十四五”电力规划研究,形成涵盖负荷预测、新能源等六大方面的“1+6”研究报告,打造了引导能源均衡发展的地区电力规划研究典型样板,将有力促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服务地方工业绿色增长。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作得到庆阳市委市政府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庆阳电力事业蓬勃发展,高质量电力保障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积极谋划、高效支持,保障了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我们坚信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精准赋能下,庆阳势必迎来新的更大发展。”在谈及地方电力事业发展时,庆阳市工信局信息建设科科长米世涛信心饱满。

2022年,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东数西算”入园项目共商共建机制,定期与政府、项目实施主体座谈会商,全面梳理入园、拟入园企业清单,按照“永临结合”方式研究13个项目建设用电接入事宜。围绕市场化交易电价、节能减排、能效分析等客户关心的事宜,该公司与庆阳市发改委共同对入园项目开展市场化电价专题培训,引导客户错峰用电、降低用电成本。该公司运营的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上线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和“东数西算”园区运行监测平台,服务政府能耗、能效监管及“东数西算”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330千伏西峰变电站春检现场对3342开关进行电容介质损耗实验。陈高凤/摄

3月16日,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在庆阳开工。“陇东千万千瓦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建成后,可产生落地投资超1000亿元、年税收4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8万个。同时依托陇东-山东特高压外送线路,每年可将360亿千瓦时以上电量从甘肃输送到山东,促进地区资源优势转化和大范围优化配置。”庆阳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庆阳市经济总量达1022.26亿元,成为甘肃省除兰州外首个千亿级市州……上述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力节点性事件在老区旧貌换新颜的壮丽篇章里留下了鲜明印记,写下了生动注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