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击右上角

然后"在浏览器中打开"

创新模式助小微 专注化解“难”和“贵”

作者:杨波 来源:巴中在线

——巴中国开村镇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案例剖析

  作为一家专业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巴中国开村镇银行(以下简称“国开村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紧贴小微客户,量身定制信贷产品,以实际行动不断化解小微客户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伊始,面对我国经济运行整体下行的大环境,该行领导提出了“三降一创新”、“加大支农支小力度”的管理目标,在降额度、降户均、降专业机构保证担保贷款余额的经营原则下,创新信贷模式和抵质押方式,不断丰富信贷产品,更好更快地为小微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今年1至4月,已累计为72户小微企业投放流动资金贷款6500万元。下面,就国开村行支持小微企业的两个案例进行剖析。

  案例一:

  自然人夏金华,主要从事城镇供水管道安装工程承包,2014年4月1日由巴中市平昌正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在国开村行申请个人经营贷款人民币100万元,用于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自来水管网建设。因该项目一直持续建设,借款人的业主方巴中市建星工程有限公司因母公司巴中圣泉水务有限公司正进行增资扩股,工程款不能及时拨付到位,导致借款人还款资金存在困难。

  国开村行客户经理深入调查,了解到该笔贷款的特点:一是借款人以其父亲合法拥有的价值约200万元的房产作为反担保物,该产房无土地使用证,两证不全,无法办理抵押登记;二是业主方应该支付给借款人的工程款160万元,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及时到位;三是借款人在国开村行有一笔贷款于2015年4月26日到期。国开村行综合分析客户的实际情况,认真核实调查后,及时与业主方、借款人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共识,以业主方应拨付给借款人的建设款160万元提供质押担保,国开村行采取“借新还旧”对借款人继续给予支持,并在两个工作日内发放了100万元贷款,减少了借款人融资成本,缓解了借款人的资金压力。为了切实防控风险,国开村行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借款人在国开村行开设资金监管账户,应收账款资金直接拨付至监管账户;二是做好贷后监管,客户经理不定期关注管网工程建设情况。

  案例二:

  四川省巴山娃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品科学技术研发、腌腊肉制品生产及销售为主的小微企业,分别于2013年6月9日及2013年7月22日由巴中市平昌正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在国开村行申请并使用了流动资金贷款50万元、180万元,总共230万元,已分别于2014年6月8日及2014年7月21日归还了上述贷款。2015年1月25日,该客户再次向国开村行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

  国开村行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企业的以下情况:一是借款人无法提供足值的可以依法办理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抵押物,但其已拥有合法的“巴山娃”注册商标,且当地政府为其办理了物权证;二是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为了扩大再生产,对腌制车间、烘房、分割车间进行了技改,并新增了部分设备设施,同时进行“巴山土鸡”(山地梅花鸡)保种扩繁项目的研发,由于投入资金较大,货款回笼较慢,导致公司出现流动资金短缺;三是产品销售渠道很好,2014年下半年公司销量攀升供不应求,加之订单大增,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四是研发的“巴山土鸡”(山地梅花鸡)保种扩繁项目,研发成功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五是如果不能及时获得信贷支持,公司将会面临市场声誉受损的格局。国开村行经过认真评估、科学论证,最终决定以其合法拥有的“巴山娃”注册商标提供质押、以物权证提供抵押,并由公司全体股东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对其提供200万元人民币贷款的信贷支持。为了进一步防控风险,国开村行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要求企业经营资金的流动以国开村行为主,企业在国开村行开设资金监管账户,国开村行加强对流动资金的流向、流量进行监管;二是加强贷后监管,客户经理不定期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国开村行立足当地,支持小微发展,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为借款人节约了“过桥”资金费用、担保费用、咨询费用等融资成本,省去了原担保机构担保审查审批的流程,让客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融资不再“贵”、不再“难”。

分享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