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时,我第一反应这位作者怕不是一位白莲花,谁关心那些霸凌者在想什么,不是更应该关心那些被欺负的人的心理状态吗?


【资料图】

可是我又特别好奇,源于曾刷到《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嫌疑人父母的一句话: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一个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我一直在想,到底在哪里我把小孩教坏了?

是啊,我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到世界上,巴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它,谁会想让其成为霸凌者去欺负别的孩子呢?

带着这样的目的,我翻阅这本书,发现作者并不是为那些霸凌者辩解,而是想要通过发展心理学来关注霸凌者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从根源处杜绝霸凌行为,共同营造没有欺凌的环境。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嫌疑人的律师也是如此,他去了解嫌疑人的过往,就是想要看看是什么原因促进其犯罪的,他认为解决伤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后和预防

但事实上,很多人只关注善后,会大肆渲染霸凌行为的严重性,却对霸凌行为的预防嗤之以鼻,认为那些霸凌者就是骨子里坏,天生就携带罪恶基因。

那事实真是如此吗?

针对这个问题,书中列举了两个实验很值得人思考:

一个是“波波玩偶实验”,证明了攻击性人格是后天习得的。

在实验中,研究者把孩子分为3组,第一组孩子目睹一个成年人来游戏室对波波玩偶拳打脚踢,第2组孩子看到的情形是大人在玩各种玩具,玩的很开心,并完全忽略旁边波波玩偶的存在,第3组孩子没有看到任何情形。

之后,孩子们逐一带到另外一间房间,那里摆放好了各种玩具,但没有波波玩具,正当孩子要玩玩具的时候,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不能碰这些玩具,因为它们都是为其他孩子准备的。

再后来,带着这些有点不高兴的孩子来到一个放置波波玩偶的玩具室,并观察孩子的行为。

研究者发现,那些事先见识过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比那些不曾目睹波波玩偶被施以拳脚的孩子更喜欢对波波玩偶发起攻击,以发泄他们不被允许玩之前那些玩具的不满。

虽然这个实验受到后人诟病,但事实上还是证明了,攻击性可是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反应,也可以被孩子轻松学会并运用。

所以说孩子并非天生就会欺负人,他们似乎也不是因为某些基因的帮助才变得具有攻击性,只要在成长的环境中能定期观察到攻击性行为,就会知道对抗、攻击、争吵是处理愤怒和沮丧情绪的某种方式。

另一个实验作者关于欺凌思维的实验,运用“看图话说”来分析霸凌者的心理状态。

实验开始,研究者先让孩子们看着三幅画 ,并且用文字把它们所认为的图中发生的场景描述出来,越详细越好:

2个月后,又让这些孩子完成一份关于在小学时是否遭遇过欺凌经历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要求它们按以下类别分类:

没有任何欺凌经历

欺负过别人,但从未被欺负过。

曾被欺负过,但从未欺负过别人

既欺负过别人,也被别人欺负过。

事后,研究者把这两份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那些承认欺负过别人的孩子是否比那些曾经是受害者或者没有任何欺凌经历的孩子在“看图说话”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和暴力型。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比较典型的回复:

说实话,当我看到结果时真的很震惊,没想到同样一幅画,有的孩子看到的是和和美美的场景,而有些孩子却看到的都是罪恶的一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了。伴随着惊吓的同时我也对欺凌者的心理有了新的理解: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觉得周围都是危险的元素,势必会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所以本书的作者才说到,对于这些被扭曲了感知的孩子而言,它们之所以欺负别人只是为了感觉更安全而已,欺凌行为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了一种防卫策略。

那这些欺凌者为什么会有这样危险的思维方式呢?

作者在书中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详细分析了童年、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我们意识到欺凌行为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社交缺陷,而是与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时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能够幸免,想要天下无“欺”,势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这个铁三角共同协助,而不仅仅是学校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

这本《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很值得即将为人父母或者已为父母的人来看一看,因为书中讲述儿童童年及家庭环境部分会对你有一个警示,让你意识到你的某些错误言行或许会直接导致你的孩子成为霸凌者或者被欺负者,这样有助于你时刻反省自己的养育行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