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7238 字
阅读时间约:9 分钟
(资料图)
本文章节:
01、初中女孩总为了人际关系而纠结
02、没有好朋友,问题其实在她自己身上
03、她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犯了2个失误
魏婕年龄很小,才读初二,她和妈妈从湖南坐高铁前来面诊。
在我们面诊的患者群体中,高中生、大学生或研究生占了大多数,初中的孩子相对较少。因为很多孩子虽然在小学、初中阶段出现了一定的精神心理问题,但情况并不严重,仍能比较正常地学习、生活,家长也不是十分重视。
到了高中、大学,孩子的精神心理症状越来越严重了,甚至无法上学了,家长才有意识带他们去看精神科。他们辗转去了不少医院,看了不少大夫、专家,认为疗效不佳,才有可能前来找我们就诊。
所以,前来找我们面诊的初中孩子并不多,魏婕是其中之一。
而且,经过2个小时面诊后,我发现,如果从主流精神科的角度来说的话,魏婕其实达不到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她也确实没有被其他精神科大夫诊断为精神障碍,只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总是肚子疼,被消化科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既然没有精神心理障碍,那她和妈妈为什么来面诊?
01、初中女孩总为了人际关系而纠结
魏婕出生在一个三线城市,她出生后没多久,就被留在了老家由外婆抚养。直到她6岁半,父母才把她接过来一起生活。
魏婕的父母都是高学历人士,爸爸工作繁忙,不善与女儿沟通,基本上都以妈妈带孩子、教育孩子为主。
她妈妈说,在她印象中,女儿在小学五年级之前是比较放养的,家里没有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过也没有意识引导女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到了五年级,面临小升初了,妈妈开始给魏婕增加学习任务。魏婕的学习压力骤然变大,情绪变得急躁,容易生气。在那两年里,她经常肚子疼,尤其是晚上学习任务很重的时候,在学校里也比较焦虑。
“那时候我太急了,她学习习惯没养成,我又加压,导致她后来都有点学习困难了,学不进去,很躁”,魏婕妈妈说。她意识到这样不对劲,开始给女儿的学习减压,魏婕的肚子疼慢慢缓解了。所以到了初中,魏婕没那么容易生气了,学习上也不太焦虑了,却在人际关系上很纠结。
“比如别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她就不停地想,很焦虑,可能那一天就会肚子疼。等过了一段时间,她才能平复下来。而且她对别人的要求比较高,很难交到感情很深的朋友,她总觉得自己交不到闺蜜”。
“我也在反思,这可能跟我们当父母的有些关系。我的性格跟她的不同,她做一件事是很讲究有没有兴趣的,而我是比较较真的,该做的就要做好。我们一家人的人际交往也很简单,不太爱热闹。我从小交际能力就比较弱,小时候也有几个朋友,但不多。可是我不会像她那样,会因为别人无心的话那么困扰。”
“还有她的爸爸,爸爸很看重工作的,这几年大环境不是很好,爸爸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压力,有时候就会带回家。爸爸平时对她关注不多,一关注就是关注学习,她对她爸爸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
“还有一个,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有微笑型抑郁症。因为她平时看上去没有抑郁的感觉,也没有自残,但焦虑很明显,她就是对于别人无心的一句话、怎么交到知心朋友的事,她很焦虑,有时候看待事情有点偏激”。
我稍微打断了一下魏婕妈妈,“那她学习成绩怎么样?晚上睡得好不好?”
魏婕妈妈继续说:“她小学的成绩还可以,在班级上游,老师挺认可她的,说她思维好。但到了高年级,因为我加压了,她跟我有冲突,她情绪不太好,就不是特别愿意学了。现在初中,成绩中等吧,她自己的目标是希望到班级上游的,但她主要关注的还是人际方面。”
“睡眠的话,她也能睡,但老做梦,睡眠质量不是很好。她现在能正常上学,上课精神还可以,有些课能专心,有些课就说听着很累、没意思。写作业她也比较自觉,整体是能跟上学习进度的。所以她表面看来没啥大问题,但其实状态不是很好,学习的方法和积极性差一些,人际关系容易敏感、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经常看你们公众号,我就担心现在问题不大,但会不会越积越大。我们在三线城市,精神科好的资源比较少,她又比较抗拒心理医生,害怕吃西药,所以没去看过传统医院的精神科,最后还是决定带她来您这里看看”。
魏婕妈妈上面说到女儿对别人的要求比较高,我让她说说细节。
“就比如小学的时候,我们会带她跟其他孩子玩,她也愿意。但玩着玩着,就挑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比较吹毛求疵。有时候她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但过一段时间,她就觉得那人不够好了,她会把别人的毛病放大。她很渴望找知心朋友,但又找不到,我也很困惑她为什么会这样。”
我简单地说了两个可能性,“关于这个人际交往的问题,她有可能有一定的社交焦虑,跟人交往时是有些不安、恐惧。另一种可能性是她的心理年龄比同龄人更成熟,她觉得其他人比较幼稚,在同龄人当中很难交到自己认可的朋友”。
魏婕妈妈想了一下,“我觉得她可能是第二种,比别人成熟一些,或者说她自认为自己比别人成熟一些。她小时候看很多书,小学五年级之前我没让她用手机,她经常在家看书。所以她觉得跟很多孩子说不到一块去,别的孩子聊明星、电视剧、电影,她不懂,没有共同话题。
“所以她小学的时候是比较内向、乖巧的,现在初中了才变得有点外向。她其实也知道怎么跟陌生人打开话题,但聊着聊着她又觉得别人有什么什么不好。可能就是跟她从小看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关。所以有时候是别人想跟她交朋友,可她不愿意。但是她交不到朋友又难受,把自己的心情整得很不好。”
我留意到“小时候看书多”这个细节,又追问了魏婕所看书籍的类型。“基本都是小孩看的读物吧,没有哲学类型的”,她妈妈回答。
“那对于她这个人际交往的问题,她爸爸怎么看?”,我问。
“她爸爸的思想比较简单,也很正统。他觉得小孩子就是要学习啊,其他的事都不是事,有什么心里话为什么不能跟我们父母讲?周末我们带她出去玩,开开心心的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把友谊看得那么重?他不能理解。”
“上周她还跟爸爸起冲突了。她有一个玩得比较好的男同学,爸爸认为她不好好学习,觉得她是不是谈恋爱,两个人就起冲突了。”
这果然是一个很常见的、思想非常传统的、难以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父亲。“小孩子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事情想那么多干嘛!”“人家说什么有啥关系,你不理他们就是了!”很多大人会从成年人的角度理解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简单来说,也就是不懂得理解。
“那魏婕她本人的看法呢?这次面诊是她自愿来的吗?”我又问。
“我在2021年左右就开始看您的公众号了,也经常发一些文章给她看。她本来觉得自己没啥问题,但后来也发现自己不对劲了。所以她愿意来。她也知道自己很容易胡思乱想,一件事情,别人一句话,她能够想出100种可能性,她控制不住!”
02、没有好朋友,问题其实在她自己身上
我让魏婕妈妈先到休息区等待,我跟魏婕单独交流。
这孩子确实从没去过精神科或看过心理医生,一开口就表现出好奇:“我感觉来这里挺奇特的,之前从没想过我会有这方面的问题”。
我忍不住笑了。我向她简单介绍了一下我自己、我们的机构,她有点拘束,眼睛没看我,但听得很认真。
“我刚刚听妈妈说了你的情况,不过那只是她的观察和猜测。我很想知道你真正的困惑和想法,什么方面的都可以”,我问她。
魏婕想了想,说:“就是在学校里,我交到一个好朋友的话,跟他们玩1、2个月之后,我就会突然觉得他们很恶心、很讨厌”。
我有点吃惊,“那讨厌他们之前,发生过什么事吗?”
“没有,就是没有任何征兆,感觉是一到时间就会那样,我再也不想理他们。他们还感到莫名其妙”。
“那你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唔,应该是从小学就有了,大概五、六年级,但那时候我没有像初中这样跟一个人玩很久,所以到了初中才更加明显。我自己觉得很奇怪,但想不到原因”。
我也觉得很奇怪,“有没有可能,是你跟朋友玩的时候,有时他们的一些言行举止让你不是很喜欢,但你当时没说,忍着,到后面越来越接受不了,你就觉得别人恶心?”
“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之前有个女生,我很喜欢跟她玩的,她三观跟我合得来,也没啥毛病,但后面我就是不想理她了。”
“那这有点成了谜了。你虽然不喜欢朋友了,但你也找不到知心朋友,你心里也不好受,也孤独,是吗?”
“对”,魏婕点点头,她又补充:“还有就是,我上课时的注意力不是很好。听20到30分钟就听不下去了,集中不了注意力。所以成绩有点受到影响”。
“那成绩不理想,你会感觉有压力吗?”,我问。
“这个倒不会。因为我觉得学习方面我确实是认真努力的,不是敷衍的,而且如果我再加把劲的话,成绩还能再提起来一些,所以压力不大。主要就是交朋友方面的事情让我烦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又让魏婕打个分,“如果说你现在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比如来自学习的,来自交朋友的,来自父母的,总共是100分,那你觉得这些来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她稍微想了一下,说:“学习占了30%,人际交往是40%,来自父母的也有30%。如果把父母的那个再分一下,那爸爸占了20,妈妈占了10。”
“我爸主要是这样的,我有一些玩得不错的异性朋友,有时会一起出去聊聊天,喝点东西,我爸就觉得我是谈恋爱,影响成绩。其实在我成长过程中,他都没怎么管过我,管的时候就只是让我好好学习,而不是管实质性的东西,很容易拿我跟别人作比较,讲大道理。”
“有时我也受不了了,很想跟他认真地谈一谈,解决问题,因为我真的很生气。结果他就开玩笑一样地躲过去了,逃避了,问题还在那里。回头他还说我没有解决问题!”
“至于妈妈,五年级的时候,我主要的压力来自我妈妈,她逼我学习,但后来她改变了,我就好多了。其实她对我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跟她在一起时有种无形的压力,但不是特别强烈,我也说不清楚。”
“可能是因为她以前总是打击我,比如我小时候喜欢一些小孩子玩的贴纸,闪闪发光的,有一些宝石在上面。别人的妈妈会说这个东西很好看,我妈就说这个东西很劣质,你贴上会丑死的。还有幼儿园的时候,其他家长都跟孩子说有圣诞老人,我妈就说圣诞老人是骗人的。这一类的事情很多,经常打击我。”
魏婕说到了妈妈,我把她的话接了过来,“刚才你妈妈跟我说,小学五年级之前,她对你是散养的?”
“才没有!”魏婕马上纠正,“她三年级就开始逼我背书,但我不愿意,她就骂我,我就很伤心,只好背。我就很讨厌背书,现在也很讨厌,我不喜欢历史和政治,很讨厌背那些历史意义啊政治意义啊,但我不排斥看名作家的文章。”
“前两年不是疫情吗?我在家时间多,就看国外的名著,《飘》《简爱》《巴黎圣母院》那些。我在小学五年级之前还很喜欢看一套书,是一套从1到16岁的哲学启蒙书,大概内容就是说我们遇到一件事该怎么办的。”
看来,魏婕妈妈对女儿所看的书也并不是那么了解,魏婕还是接触了一些关于哲学的书籍。“那你现在会不会觉得身边的同龄人大部分都比较幼稚?”
“就是他们喜欢玩一些游戏,王者荣耀什么之类的,我会觉得难以理解,就是跟他们有种距离感”,魏婕说。
“所以你会不会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对别人要求比较高?甚至会不会有一些精神洁癖?”我问。
“没到精神洁癖的地步吧,但要求是会高一些。我在学校会感到有点孤独,但我一个人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有时候我们老师骂人也骂得很奇怪,我就会跟同学一起吐槽一下。比如我上课吃东西,班主任就说我三观有问题、人品有问题。”
“噢,我们上课吃东西当然那是不对的,你觉得老师可以批评你,阻止你,但不能因为这个事上升到三观和人品的程度,是这样吗?”
“对,学校的老师没能让我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刚才你说到你有一个玩得比较好的异性朋友,爸爸觉得你是谈恋爱,那你后来跟父母解释了吗?你跟他会不会像你说的那样,相处了1、2个月之后,你就不想理他了?”我问。
“我跟他属于是比较聊得来的那种,我妈妈能接受,她觉得你聊得来那就去聊,但我爸就不喜欢。我跟他就是有时候一起吐槽一下老师,说一些有共同话题的事,因为大家看待事情的角度差不多嘛,但不是很频繁。我刚才说的那种很好的朋友,是经常在一起玩的,一下课就聊天,放学就一起走的那种,到了1、2个月我就会受不了。”
我还有个疑问,“刚才妈妈说你遇到人际上的事情时,会想得比较多,具体是怎么样的情况?”
“就是,比如我之前在学校里参加了一个社团,但有个女生背地里针对我。我觉得很烦,想退出这个社团,但我想了很多很多理由,纠结我到底该用什么样的理由退社。”
我跟魏婕又谈了一会,了解了更多细节。短暂的休息后,我把她和她妈妈都请了回来,提供我的初步分析。
03、她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犯了2个失误
魏婕是我们接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因为她的情绪问题很轻微,没有明显的失眠,学习、生活、社交等社会功能也没有明显的受损。虽然她在小学五年级因为学习压力大,有过肚子疼的躯体症状,但后来压力小了就没有了,现在也只因为人际关系而焦虑时才偶尔出现。
按照主流精神科的诊断标准,给她下抑郁症的诊断都不行,焦虑症也达不到,也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特征。如果一定要按照主流精神医学下个诊断的话,可能会下个“焦虑状态”。
如果从我们结合了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多科学诊疗模式(MDT)来看,她属于我们提出的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她遭受过一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不过程度较轻,数量较少,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较轻,达不到精神心理障碍的程度。
不过,我觉得魏婕妈妈高度重视的意识非常难得。
虽然现在魏婕的问题不严重,严格来说还不算是个精神障碍患者,但如果不注意解决根源上的问题,心理创伤就很容易不断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时,她就很有可能罹患精神心理障碍,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家长就是忽略了这一点。
另外,比较确定的是,魏婕有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效率较低,尤其是对于背诵内容较多的文科,以及上课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达不到她个人的期待。
她还有一点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以及有一点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但都不严重,没有达到人格改变的程度。
她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点社交焦虑,但不是害怕与人打交道的那种焦虑。而是苦恼于无法找到长期、稳定的好闺蜜,所以她在学校里会感到孤独。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魏婕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般会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3条主要的线去分析。不过魏婕是一名初中生,所受到的社会影响还相对较少,所以主要还是家庭和学校,以及有一些她自身接触到的信息。
在她成长的家庭中,父母都是高学历人士,虽然父母之间吵架不多,但温馨的、融洽的交流也不多。在6岁半以前,魏婕主要是跟着外婆生活的,跟父母离得远。虽然她上小学后回到父母身边了,但亲子隔阂肯定是仍旧存在的。
而且,在魏婕低年级的时候,父母虽然不给她压力,比较“佛系”,但也不注重跟女儿有深入的、精神上的交流。爸爸忙于工作,要么不管她,要么就讲大道理,让她好好学习;妈妈性格比较较真,缺乏活泼,有些事情上容易打击女儿的童心童趣。亲子之间的隔阂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修补。
到了小学三年级,妈妈开始抓她背书了,不背就骂。这个情况肯定不会只发生一次两次,这是非常明显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她对文科的抵触、对背书的抗拒主要就来自于这里。
到了五年级,妈妈施加了更大的压力,魏婕感到更加痛苦了,频繁出现消化道方面的躯体症状。幸好妈妈还不算愚昧无知,及时给女儿减压,她当时才没有恶化下去。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魏婕的父母不打她,骂得也不算多,妈妈甚至是比较开明的,但两个家长都没有办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她不喜欢爸爸,在妈妈身边也感到无形的压力,她没办法敞开心扉跟父母无所不谈,有深层次的交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得到来自别人的理解、关注和情感连接的,那当他们在家里得不到这种情感满足时,怎么办?他们就往往会转向外界,表现为特别在意跟同龄人之间的友情,特别想交到无所不谈、形影不离的朋友。
所以,魏婕爸爸以成年人的角度,对女儿说“有什么心里话为什么不能跟父母讲?非要把友谊看得这么重吗?”,这样的理解是本末倒置了。魏婕就是因为心里话没法跟父母说,说了父母也理解不了,她才把友谊看得那么重。
可是,在她把情感诉求转向外界的时候,又遇到困难了。
很有可能是她小时候看的那套哲学书籍有关,以及她很喜欢阅读,读的又是名著,平时也很少接触网络游戏、电视剧等等大众化的娱乐。这导致她的心理年龄比同龄人更成熟,同学们喜欢的东西她也都不知道,并且不愿意去了解,缺乏共同话题,交朋友的范围一下子窄了很多。
本来能达到她的交友要求的人就少了,而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朋友,三观一致的,志同道合的,一起玩了1、2个月,她会突然觉得朋友“很恶心”,没法交往了,又变成自己一个人了。
至于为什么她会突然感到“朋友很恶心”,目前这是一个谜。我认为,有可能是她一找到了好朋友就频繁跟朋友接触,一下课就黏在一起聊天,一放学就背着书包同行。两个成长于不同家庭的人,即使三观再一致,也会存在一些不一样的观念和行为。
有可能魏婕跟好友交往的时候,有那么几个瞬间,她对朋友的一些言行举止是不认可的,但并不严重,她也没想那么多,一下就过去了。但当不认可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两人形影不离了1、2个月,可能有一些腻烦了,魏婕就突然不想再理好友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这个问题不是天生的,而是源于叠加性心理创伤。她在外显记忆层面不记得其原因。如果要破案,需要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到她的内隐记忆中去寻找真正的原因。
所以,至少从面诊中获取的信息来说,我认为魏婕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犯了两个失误。
一是两人没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建立真正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尤其是爸爸,太不懂得理解孩子了。魏婕虽然心理成熟,但再成熟的人也是需要跟外界进行情感交流的,所以她特别、特别想找个闺蜜。
二是在魏婕读小学时候,父母在无意中让她看了一套哲学启蒙的书籍。这一点其实有利有弊,利处是她看事情能看得比同龄人更加深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想法,不容易人云亦云,这是好事。
但弊端在于,她相当于比同龄人高了一个维度,甚至跟同龄人相处时显得格格不入,她觉得很孤独。而且这套哲学启蒙书籍可能难以把道理讲透、讲得深入客观,她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看待问题和别人的言行举止有点偏激和敏感,对别人有点吹毛求疵。
简而言之,她父母没能成为女儿的良师益友,也没能引导女儿如何在外界交到好朋友。魏婕很孤独,她很想交朋友,但她又交不到稳定的好朋友,这是她最困惑的点。
那对于她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打破困局?明天的文章我继续分析,并提供一些深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