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储存的好处有哪些?
“酒”存放时间越长,酒体越丰满醇厚。而瓶装酒一般酒度最高不会超过55度,最低在30多度。相对而言,酒度越高,越便于保存;酒度越低,质量变化越大。低度酒存放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水解作用,结果,酒中香气减弱,口味变酸,质量严重下降,个别的还会出现低温下失光乃至白色混浊等现象。
一般说来,刚酿制出的新酒刺激性大,气味不正,往往带有邪杂味和新酒味,经过一定时期的贮存,酒体变得绵软、香味突出,较新酒醇香、柔和,这种现象叫做白酒的老熟。
在酒厂的酒库中,白酒的贮存环境始终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传统的酒库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酒库,室温随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酒中的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挥发性硫化物杂味物质挥发较快,但同时也造成酒中香味成分的挥发耗损,原酒中乙醇也有蒸发、损耗。当室温低时,酒中香味成分挥发慢,但酒的老熟速度也会放慢。
地下酒库,温度、湿度相对恒定,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地温一般维持在9度—22度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可起到除去新酒味的老熟作用。而原酒中有益的香味物质能较好地保存,并且乙醇损耗少。酒中醇、酸、酯、醛、金属离子等微量成分之间的缔合,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能够自然平缓进行,经过长时间贮存后,酒体更加细腻、丰满、醇厚。有的酒厂搞洞藏年份酒,就是这个道理。
白酒在贮存过程中,一些低沸点的不溶性的气体或液体,如硫化氧、丙烯醛及其他低沸点的醛类、酯类能够自然挥发。经过贮存,使杂味物质自然勉出,老熟的酒就可以减轻刺鼻辣眼感并增加香味。但是在贮存过程中亦通过缓慢的酯化反应而形成。贮存过程中,一部分酒精被氧化而成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醋酸,醋酸进一步与酒精作用生成醋酸乙酯和高级酯。一部分醛与酒精作用生成缩醛类,从而使酒体减少辛辣味。增加香味,赋予酒体芳香,柔和,软绵和协调之感,所以存放时间越长越久的白酒更佳。
然而,白酒具有很多危险因素,在储存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些,那么家庭如何安全储存白酒呢?
白酒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一)容易燃烧
白酒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主要以其闪点、燃点、自燃点来衡量的。从消防学来说,闪点就是着火的前兆,闪点越低的白酒,着火的危险性越大,反之闪点越大,危险性越小。白酒的闪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酒品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接近火焰闪出火花并立即熄灭的最低温度。白酒的闪点为12.78℃,一般储存酒的浓度在60°以上,属甲类危险物品。如果白酒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7.1%以上时,只要遇到极小点能量(一般只需0.2左右毫焦耳)的火花就能点燃。当白酒挥发的蒸气在空气中达到3%的易燃浓度,酒罐的加热或附近出现有足够温度的火源时,也存在被点燃而发生火灾的危险。
(二)容易爆炸
当白酒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一定条件时,遇火即爆炸;或与氧化剂销酸、次氧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银、过氯盐混同,会发生化学性燃烧爆炸。白酒发生爆炸,其产生最大爆炸极限为3.3%—19%。酒罐内气体空间的酒蒸气浓度是随着燃烧状况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燃烧和爆炸往往是互相转变交替进行的。
(三)容易蒸发
白酒在任何温度都能蒸发,只是蒸发量与气温成正比,即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气温越低蒸发量越小。罐内白酒的蒸发属静止性蒸发,在泵送或灌酒时,属流动性蒸发。静止蒸发是在空气不太流动的情况下,罐内白酒液面发生蒸发的一种现象。不管是静止蒸发还是流动蒸发,其挥发的乙醇因相对密度为0.7893(20℃),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库或作业场的空间弥漫飘荡,如通风条件较差,就会大大增加火灾危险因素。
(四)容易受热膨胀
白酒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同时升高,若酒罐完全处于密闭状况,酒罐的白酒受热膨胀会造成酒罐破裂,造成火灾危险,特别是酒罐储存白酒的液面与罐口一致时,白酒受热膨胀会溢出,或着火燃烧大量溢出。
(五)容易流动扩散
白酒流动扩散的速度很快,如白酒从罐口溢出或满罐破裂会很快向四周流散,造成起火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