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日前,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以下简称“榜单”),广东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上榜,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先进制造百强园区的“头部阵营”之一,广东正高标准建设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高质量建设制造业创新大平台,加速汇聚产业创新资源,抢占先进制造业新赛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入选园区在创新、绿色、经济等

维度示范效应凸显

榜单从经济实力、创新潜力、融合能力、产业聚力和绿色动力五个维度构建包括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的“五力”评估模型,科学考量国家级高新区与经开区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综合水平。

榜单中,广东共有10个园区入选,其中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进入榜单前十,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十位。其余入选园区分别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些入选园区在创新、绿色、经济等维度示范效应凸显,是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主阵地”。比如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条名为创新大道的路,串联起40多个生物制药产业项目、80家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以及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等,这一超级产业链群正成为激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活力的纽带。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最为人所称道的则是其自主创新呈现出“6个90%”的特征: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这里培养了华为、中兴、腾讯、迈瑞医疗、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以“数字+科技”赋能制造业,推动园区走向智能化转型之路,也是上榜园区的一大特点,它们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在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1月诞生了中山首个世界“灯塔工厂”——纬创资通中山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其产能提高43%,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2%。根据计划,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将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70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达三级及以上超24家。

在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造场景创新成为了引领制造业转型的“小切口”:维尚家具利用数字化整装技术应用场景,60天精装完毕交付使用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在科达液压,一名员工可同时操作一条线组上的4—6台机器,完成从毛坯到成品的生产。

以延链发展接续产业,引领园区走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之路,也是成为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的重要路径之一。

以绿色石化产业闻名的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不断加快构建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集聚全球化工领域研发高端资源,努力在石化产业规模、技术上均做到全球领先,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中心。

百强园区呈现出

向新一线城市集聚趋势

在看到广东一批园区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广东在全国中的方位。

榜单显示,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华东地区优势明显,东北地区发展潜力显现,华东地区达到55个,领先百强榜单其他地区。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园区表现抢眼,区域协同性增强,共入选百强园区40个,珠三角城市群,数量有所增加,达10个。

从城市层面看,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呈现出向新一线城市集聚趋势,城市间先进制造业发展竞争逐渐加剧。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共占有百强园区11个,与2020年至2022年数量持平。从全省布局来看,先进制造百强园区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广东的产业园区是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历经多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有不少短板,如园区之间、园区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发展质量和整体实力还有待提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坦言。

王福强建议,广东可借鉴浙江等地的做法,针对园区企业推广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实行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针对结构和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更加注重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引入。同时继续推进产业园区跨市域共建,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特点,精准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在推动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接下来还有哪些突破点?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认为,产业集群建设是百强园区的重要抓手,创新生态是第一驱动力,培育新兴企业和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发展方向。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