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让繁简分流持续提档升级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全国法院结案总量年均增长5.2%;法官人均办案从2017年的187件增至2022年的242件;2022年一审服判息诉率为89.3%,二审后达98%;在线诉讼审理周期比传统模式缩短22天。

近年来,人民法院聚焦群众高效便捷权威解纷的司法需求,坚持集成式解纷、专业化布局、智慧型运转,落实完善多层次诉讼程序体系,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深化了民事诉讼“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打造了司法为民“新引擎”。

改革就要让人民切实受益,要让人民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我们看到,作为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和民事诉讼法修改重头戏之一的小额诉讼程序成绩亮眼,充分彰显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效率正义、现代速度。例如“7日解纷”既简又快、“当庭宣判”一锤定音、“无一再审”质效并举、“系列案件”集约办理等举措,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诉讼触觉和对司法的感知。据统计,全国小额诉讼程序案件近七成实现当庭宣判,71%的案件开庭后10天内即可审结,提起再审率0.1%,再审改发率0.01%,案件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对独任制适用范围的扩大举措,无疑是近年来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点睛之笔,在推动审判更加提速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程序适用与当事人需求、案件类型和复杂程度的精准适配。从两年来的改革试点和新法实施这一年来的实践来看,独任制一审案件上诉率和二审改发率较试点前均分别下降;独任制二审案件质量指标一定程度优于合议制案件。独任制的扩大适用做到了资源不虚耗、标准不降档、权利不减损,对更好地发挥独任制与合议制的制度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人民法院顺时代之变、谋改革之兴,以智慧法院建设赋能,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应运而生的在线诉讼,积极回应了群众互联网时代智慧司法新需求,利用“互联网+”新模式带来的新动能减轻了当事人的“舟车劳顿”,让“天涯”化为“咫尺”,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据今年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新冠疫情防控以来,全国法院网上立案2996万件,开庭504万场,证据交换819万件次,在线调解纠纷3832万件,既推动了民事诉讼制度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强化了对民众诉讼权益的全面保障。

初心铭之于心,使命笃之于行。新时代新征程上,相信人民法院在新的一年,更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司法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司法为民上有新举措,公正司法上有新硕果、新亮点、新篇章!(王莹)

推荐内容